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孔坚华 蒙莹莹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指南,为怀集县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遵循。
2024年,怀集县将如何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怀集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日前,记者采访了怀集县委书记于晓军。
记者:今年,怀集县将如何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谋划新一年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于晓军:怀集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全面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切实将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具体来说,一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与全县改革开放,把全面深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加快推进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博览中心、冷链物流仓储中心等集散基地13项重点建设工作任务,建强东西部协作产业基地,以“一县一园”推进产业有序转移。
二是统筹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创建成果,多措并举做旺消费市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三是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一主两辅”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与市域副中心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标扩面,重点推进下帅乡、冷坑镇、蓝钟镇、桥头镇和14个省、市典型村建设,打造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四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全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大力传承和弘扬好“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推进绿美怀集生态建设,大力抓好“民生十大工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提升维护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拓展“粤桂一家亲·睦邻廊道”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平安怀集、法治怀集建设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省委就贯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提出了新要求,怀集如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加快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实现以进促稳,更好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于晓军:怀集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全面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加快构建具有怀集特色的高质量制造业体系。
一是突出平台建设发展。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推进“一县一园”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以高水平建设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为主线,持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
二是持续壮大产业集群。依托“一园区一基地”产业发展定位,主动融入肇庆市“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承接食品加工、金属加工、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打造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
三是深化产业精准招商。深入推进“引凤行动”,强化落实招商“一把手”领头制和三分之一工作法,以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为制造业招商引资主战场,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点对点开展精准招商,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记者:怀集县作为农业大县,新的一年如何高规格打造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擦亮“岭南蔬菜之乡”招牌?
于晓军:怀集特色农业繁多,全县农业形成水稻、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中药材种植和生猪养殖七大主导产业,是“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但与现代化农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新的一年,怀集县将主要突出两方面提升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方面,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加快优化并推进集散基地核心区(白石片区)建设,推动农副产品供应及应急储备基地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集散基地交易博览中心(绿博城)、大西南(怀集)进出口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等项目的运营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城市及大西南城市的战略合作关系,拓展集散业态的宽度和深度。把集散基地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枢纽中心基地(平台),打造大湾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肉案子”。
另一方面,以创建“岭南蔬菜之乡”为抓手,进一步发挥蔬菜产业园、稻蔬产业园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农标准农场等重点项目功能,增强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持续壮大蔬菜优势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品牌质量,提升怀集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
于晓军表示,新的一年,怀集县将继续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传承发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高质量推进绿美怀集建设,抓紧抓实典型镇村培育,加快打造“百千万工程”标志性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