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讯(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李嘉琪)秋收时节,颗粒归仓。连日来,收割机驰骋金色稻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收获稻谷的喜人景象在怀集县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眼下,怀集县32.15万亩晚稻收割进度已超过九成,机收率达98.76%,秋粮收获工作进入尾声,预计今年晚稻总产量达13万吨。
记者在马宁镇礼头村60多亩水稻种植基地看到,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农机手们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茬茬饱满的稻穗尽收囊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新的稻香味,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晚稻我们种植的是粮发香丝品种,水稻长势很不错,亩产量达800斤,品质优良,谷粒饱满成色好。”广东言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慧芬乐呵呵地说,随着科技发展,基地从耙田、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均采取机械化作业,不仅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大岗镇聂屋村200多亩金灿灿的稻田里,种植大户正组织农机手抢收晚稻,收割机轰隆隆驶过摇曳的稻穗,惊起成群鸟雀展翅扑棱,收割、脱粒、装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目前已收割了一半水稻,晚稻种植了软华优金丝和19香两个品种,长势喜人。其中,19香品种亩产量达800斤,软华优金丝品种亩产量达1000斤。”种植大户汪悦远表示,他在大岗镇、梁村镇和岗坪镇共承包180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随着机械化耕种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今年还尝试无人机直播水稻,通过科学实施水肥管理,水稻几乎没有出现倒伏情况,稻谷颗颗饱满,收成可观。
近年来,怀集县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开展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种植工作,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升,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