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实验小学学生在上足球特色课。西江日报通讯员徐槿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徐槿 何柳林
近年来,怀集县把集团化办学作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宽集团化办学实施路径,坚持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以城带乡,全县集团化办学初显成效,为怀集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目前,全县共有怀集县实验小学(下称“怀集实小”)、怀集县第一中学、怀集中学、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下称“中心附小”)和怀集县怀城街道中心小学5个教育集团。其中,怀集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入选第二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教育集团和怀集县怀城街道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被评为肇庆市第二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
“一校多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踏入怀集实小,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学生专注练习足球动作……
从2014年起,怀集实小开始实施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1+N”单法人多校区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由校本部、明珠校区、城北校区组成的“一校多区”集团化办学格局。集团以核心校引领、带动成员校发展,实现名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的传帮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面和受益面。同时,实行管理、师资、设备、课程等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各校区同步优质均衡发展。
“集团自成立以来,秉承‘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五育并举’,科学落实‘双减’政策,逐步开发‘明德’校本课程,形成了成员校教育教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怀集实小副校长莫结结说。
集团化办学以来,怀集实小以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办学质量深受社会认可,600多人次优秀师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集团教学质量连年荣获县达标全优奖。同时,集团承担了30多项各级课题研究,20多项教育教学成果荣获各级奖励。各校区均衡发展,结对帮扶学校成效显著,在区域内发挥了实验性和示范性作用,为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名校+普校”:推动教育协调发展
怀集县实行“名校+普校”模式,由优质学校领办乡镇普通学校组建集团。集团内通过共享、重组,建立管理互通、师资互派、研训联动、质量同进的紧密型协作关系,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中心附小是怀集的优质品牌学校,有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在办学过程中,该教育集团注重继承和弘扬普校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集团成员校之间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自成立集团化学校以来,学校坚持以根文化构建共生教育的办学理念,把根文化特色引申到其他校区。”中心附小校长丘红慧介绍,在集团成员校中,下帅乡民族学校以民族融合教育为办学特色、梁村镇中心小学以书法为办学特色、凤岗镇中心小学以美雅教育为办学特色、大岗镇中心小学以尚美文化为办学特色,让学生从小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心附小还与下帅乡民族学校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联盟共同体,促进两校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下帅乡民族学校教学检测成绩原本处于全县靠后水平,经过近一年的领航帮扶,现已跃升至全县综合成绩前10名。
目前,怀集集团化办学渐显成效,通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彰显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共同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优质教育遍地开花,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