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党建赋能,肇庆公交驶出“加速度”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肇庆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牢公交优先这个“牛鼻子”,围绕“新都市心公交”党建项目,不断创新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致力为群众打造满意的公交。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今年以来,肇庆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牢公交优先这个“牛鼻子”,围绕“新都市心公交”党建项目,不断创新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致力为群众打造满意的公交。

“为民公交”开到群众心坎里

走近群众,重视群众意见,市公汽公司从思想深处解决“公交为谁而发展、发展什么样的公交、靠什么发展公交”问题,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今年1月1日起,非肇庆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乘坐肇庆城区公共汽车的优惠政策。市公汽公司一方面开通线上自助办理方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一方面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各社区开展现场办卡服务。至今,志愿者们已到62个社区开展了便民服务,服务老人1000余人次,覆盖端州、高要、鼎湖、肇庆高新区等区域,惠及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等老年群体。

来自东北的张婆婆多年前在鼎湖买房定居,经常和老伴乘坐21路公交车到公园锻炼身体。得知市公汽公司志愿者到社区开展办卡服务,她早早来到现场,与老伴一同办理乘车IC卡。“免费乘车对于我们外地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既体现政府和社会关爱,也方便我们出行,去欣赏更多肇庆美景!”她说。

宁愿自己多干点,也要让群众少跑点。公交志愿服务进社区,是今年市公汽公司党建引领服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此前,得知城区多家企业员工和院校师生有出行需求,市公汽公司经过现场走访调研,精准开展了公交专线服务。

据悉,今年1月至今,该公司已新开通专线19条,每天接送乘客超过22000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硬实力

市公汽公司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企业一线等群众意见集中地方,开展深调研,听取市民群众对公交出行的意见建议,整合公汽和肇庆高新区公汽的资源,不断优化调整常规线路,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注重解决市民实际困难。

据悉,今年上半年,市公汽公司优化调整了36路运行站点,开通了2条微循环公交线路,串联各院校以及市内各大商圈,在方便学子出行的同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解决出行问题的同时,市公汽公司还非常注重安全驾驶和驾驶员技能素质。今年,该公司积极协办2023年肇庆市“交通杯”新能源公交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并对赛事十分重视,率先在公司内部举行初赛,吸引了100多名司机参加。经过层层选拔,筛选出16名司机代表该公司参赛,最终在比赛收获优异成绩,极大带动司机以赛促学强技能,从而提升日常驾驶服务水平。

多元化尝试激活公交经营活力

今年,市公汽公司全新推出企业IP形象“庆小巴”,实现“肇庆巴士”品牌的重塑,树立全新公交形象。同时,把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制作新的工作服和党员志愿者服,设计制作多款“庆小巴”主题车,定制庆小巴公仔、环保袋、雨伞、笔记本等产品,在工作或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时,向社会传达推广企业品牌和IP形象。

阵地建起来,先锋动起来。今年,该公司党员黄三娣获得“肇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阳楚海荣获“肇庆市最美职工”和“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公交车是观察一座城市的窗口,作为驾驶员,我们要回归初心,勿忘良心,擦亮这个展现肇庆城市风采的窗口。”黄三娣说。

旗帜就是方向,党建引领发展。市公汽公司时刻握紧正确方向,走稳前行道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先锋乐章。今年,该公司持续推出书香砚都号、雷锋文明号、“童”护环境号、知识产权号、“小巴”便民号、发光巴士等特色主题车以及国资国企形象宣传系列主题车,配合我市重大活动宣传。其中,书香砚都号创新“公交+文化”运营新模式,是打造肇庆文旅新载体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促进了经营业务发展。

此外,市公汽公司还联合党媒平台,举办文明公交随手拍有奖征集和肇庆巴士小小报站员选拔大赛,进一步拉近与群众距离。

通过党建赋能,市公汽公司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舒心出行的需求,实现了群众受益、政府满意、企业得益。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