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壮壮 黄有剑 李丹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全国第十四个“敬老月”以及第十一个“老年节”(重阳节)来临之际,记者分别走访了端州、高要、封开等地,探访6位百岁老人,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养生和长寿秘诀。
秘诀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在端州区下瑶南巷村南二巷,记者见到了百岁老人黎海伦。尽管已经102岁,但老人思维清晰、精神矍铄,可以拄拐杖行走。见到前来慰问的社区工作人员,他热情地招呼大家落座。
谈话间,记者得知,黎海伦原先在渔场工作,40岁时得了脑动脉硬化,虽经诊治恢复良好,但对工作还是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50岁时,他从渔场退休回归家庭。
“因为年纪大了,现在还有一些高血压、冠心病,但日常生活中,他还是非常乐观开朗的。”黎海伦的儿媳温雪连告诉记者,老人平时最大的兴趣,是到不远处的榕树下跟村民聊天,尤其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尽管有时双方的话题不在同一个“频道”,但他依然很开心。
同样乐观的还有封开县百岁老人胡结英。她的乐观来自于“做好事”。见到记者一行到来,她高兴地分享起其长寿的“秘诀”:“好人有好报,做好事才能健康长寿”。
据记者了解,年轻时,胡老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当过人民陪审团陪审员,由于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岁月,所以她始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别人。
“别人没饭吃,我就给他一点;没钱,我就借一点。”胡结英告诉记者,正因为帮助了别人,所以她每天都很开心,如此才能健康长寿。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影响长寿的因素之一。”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副院长温鸿源认为,胡结英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正面的情绪反馈,“这也是她长寿的原因之一。”
秘诀二:均衡饮食个性定制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没有单一的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在高要区活道镇槎头村委会长岐村,记者见到了百岁老人苏月娥。据了解,她今年102岁,是五保户,其侄子李五娣是她的监护人。
“多年来,她在饮食方面比较清淡,不太喜欢吃肥肉。”李五娣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苏月娥的身体都比较硬朗,能自己行走,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是搬个小凳子到家门口晒太阳。目前,苏月娥的日常饮食、生活起居,主要还是由李五娣负责。
在封开县江口大塘井根路百岁老人李亚二家中,记者见到很多药酒罐,有灵芝药酒、五指毛桃、砂仁等等。
据介绍,自80岁开始,李亚二喜欢上了喝药酒,每天都会小酌一杯。“她从来不会喝醉,但偶尔要喝到尽兴为止。”李亚二的儿子王金文说,他平时做饭会有意识进行荤素搭配,并且经常买牛奶给老人喝。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也不同,气虚要补气,阴虚要补阴,只有对症下药,才有效果。”温鸿源认为,老人的药酒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她自身的需要,但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个性化膳食标准。
秘诀三:早睡早起适当锻炼
10月19日16时,在活道镇水口村委会沙尾自然村,102岁的徐先葵刚冲好凉,穿上一件短袖上衣,便准备拄着拐杖出门散步。
“天气有点冷,要不要多穿件衣服?”记者忍不住向徐先葵问道。老人连忙摆摆手笑道:“不用不用,我身体暖着呢!”
经过与徐先葵面对面交谈,记者了解到,他年轻时做过木工、木雕,七八十岁时,还依旧到村周边干活,身体非常硬朗。
谈及长寿的秘诀及养生之道时,徐先葵笑道,他每天都出去散步,活动筋骨。吃完晚饭后,经常听着收音机就睡了,坚持早睡早起。
“他儿子外出工作了,孙子在读大学。老人平时的生活起居主要由其儿媳照顾,每天送饭送菜。”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徐先葵的身体比较硬朗,经常自己出门散步,而且晚上睡得很早,不抽烟,不喝酒。
在端州区棠岗路安逸居庭,百岁老人伍利一大早就已穿戴整齐,坐在轮椅上与他人闲聊。
据伍利的儿媳马丽婵介绍,老人经常晚上七八点钟就早早睡下,通常睡到半夜两三点,并且有午休习惯,每天中午要睡2小时左右。“因为能吃、能睡,所以长寿吧!”马丽婵笑着说。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苏巴丽表示,长寿和养生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心理健康、均衡饮食、科学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她建议,市民群众要尽量少吃夜宵,避免喝过多含糖的饮料,尽可能改变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