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古树公园。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
在岭南名郡肇庆,全市登记建档古树名木3553株,包括名木5株,500年以上25株,300-500年240株,古树群23个,古树公园16个,散落于景区、祠堂或村寨内外,承载厚重的历史文明记忆。
近年来,肇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相继出台相关方案和工作意见、办法等,持续推动包括保护古树名木在内的有关工作迈上新台阶。
把脉问诊,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坐落在四会市罗源镇的石寨村,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堡村寨,依山而筑,古树参天。走进村寨,叶枝繁茂,板根刚劲,苍古挺拔的人面子树映入眼帘。
2022年,四会罗源石寨村人面子古树群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今年,更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是肇庆古树名木保护成效的缩影。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经常和玩伴到古树下捡锥栗,这棵树见证了当地人一部分童年,现在得知古树荣获国字号称号,感到十分开心。
春天的清晨,石寨村沙美自然村村民江志英组织七八名村民,为古树公园的古树挖坑埋肥。“趁着春天施肥,可以让这一年古树的长势更好,对复绿、结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江志英笑着说,按照镇里部署,他们要为100多棵古树施肥,“后期还要为古树定期修枝、除虫。”
近年来,罗源镇十分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为进一步摸清古树名木“家底”,该镇联合当地林业部门多次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并对全镇133株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形成“一树一档”,对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胸径、冠幅、生长势、生长环境等情况做详尽记录,对有关古树名木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神话等做记录整理和宣传。
保护古树名木,背后少不了村民的努力。“这些古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绿色遗产’,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江志英说,村民们对这些古树有着深厚感情,“我会时时留意,一发现有被蛀空的树洞、枯枝黄叶、病虫害,就马上告诉村委会处理。”
“罗源镇近年来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石寨古树公园。”石寨村党支部委员江海泉介绍,石寨村古树公园是2018年广东省古树公园建设试点之一,里面设置了保护标识牌、围栏等保护设施,还建有景观亭、休息座椅、休闲栈道、科普标志牌、生态宣传栏等多项设施,是集观赏、休闲和进行科普文化活动的上佳场所。
继“古”开今,让绿色“活化石”焕发新生机
“这棵树的树干,得八九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村民告诉记者。在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脚下的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伫立着已知为广东省树龄最长、胸径最大的一株红锥。这棵树龄已有1300多年的“红锥王”,于2019年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树”、2023年入选“肇庆市十大最美古树”。
市林科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椎通常为森林中的优势或建群树种,生态功能突出,凋落物比较多,对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很大。“因此,保护红锥古树,串联起的是绿美肇庆的过去与未来。”
据了解,在蓝钟镇,集中连片的红锥古树参天,面积约20亩,古树群共有古树25株,全部为红锥树。此外,还生长着格木、樟树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和火力楠、红苞木等乡土珍贵树种。
“整个公园就是一座集林木优良种源的基因基地,在省内实属罕见,保护和发展好该片古树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普价值和社会价值。”怀集县林业局生态股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怀集县结合蓝钟镇创建森林小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该村实施了绿美古树乡村建设项目。在修复红锥王的基础上,更完善了村居设施,美化了村居环境,建设有观景亭、木栈道平台、游行步道等。使得该片古树林景观更加优美,林木更加葱绿,长势更加喜人。
如今,树王所在的自然村根竹塘村建设成为森林游憩、古树保护、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怀集特色的绿美古树乡村,吸引了众多旅客慕名而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大大提高了红锥古树群的知名度,较好地助力于乡村振兴工程,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收入。
全民护“老”,让“长寿老者”见证绿美肇庆
近年来,肇庆充分挖掘古树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结合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共计建成绿美古树乡村16个,其中鼎湖区坑口街道蕉园村和四会市罗源镇石寨村被评为“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持续打造乡村生态文化传承有效载体,让人们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古树名木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单位,因此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市林业局生态科有关负责人说,分布在园林绿化单位的古树,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能得到专业的管理和保护。而分布在社区、乡村、企业以及各种文化、旅游等单位的古树,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
对此,肇庆非常注重强化保护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广泛关注良好氛围。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普及古树名木文化知识,不断增强全民爱护古树名木意识,形成全民广泛关注良好氛围。
据了解,接下来,肇庆还将加快修订《肇庆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落实“交树交印”古树名木移交管理制度,将古树名木列入县、镇级林长离任审计范围,压实县、镇级林长管理责任,规范工程项目涉古树名木保护方案审核以及移植审批、死亡注销管理,深入推动古树名木法治化、规范化管理。
古树,是城市的“守望者”,是一个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者”。那一轮轮刻印在骨子里的年轮,如同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记忆,见证着肇庆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更是绿美肇庆良好生态的标志和象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