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金渡镇成立龙坊砚玉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高要聚才打造玉产业“飞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日前,肇庆市高要区龙坊砚玉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获准注册成立,这是金渡镇继全力打造砚艺展销馆和金渡砚艺创意园后,推动当地具有深厚人文基础的砚玉产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工艺师廖锦文打造的文宝斋翡翠艺术馆即将在高要金渡镇金城路开设分馆。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工艺师廖锦文打造的文宝斋翡翠艺术馆即将在高要金渡镇金城路开设分馆。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高要金渡镇五股社区,工艺师在雕刻创作玉器。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高要金渡镇五股社区,工艺师在雕刻创作玉器。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特约记者 刘潜

日前,肇庆市高要区龙坊砚玉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获准注册成立,这是金渡镇继全力打造砚艺展销馆和金渡砚艺创意园后,推动当地具有深厚人文基础的砚玉产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然而,与之相距不到40公里,作为全国翡翠玉器行业的“引领者”四会市相比,高要之砚玉又隐藏着哪些过人之处?在谋求砚玉行业发展之道上,能否成为承接四会玉器产业的“飞地”,不得不引人深思。

9月下旬,位于高要金渡镇五股社区的金城路悄然热闹起来。道路一侧的玉雕非遗技艺培训中心和文宝斋翡翠艺术馆分馆施工现场,焊接声、捶打声不绝于耳。只见工人小心谨慎地将古朴精致的屏风架设固定,稍加切割契合,一屏古韵之美呼之欲出。

同在金城街,距离施工地不远处,当地小有名气的砚玉民间工艺师黎汉全正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低头细雕,电光石火之间,细沫飞散,刀刃快转,玉器雏形已若隐若现。“我们主要自主承接客户定制订单,有熟络和稳定的客源,工艺品价格从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但随着产业振兴步伐的不断推进,黎汉全明显感觉到,金城路的砚玉事业正逢“暗流涌动”,蓄势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金渡镇端砚交易和作坊大多集中在金城路,各立门户承接订单。而当地砚玉雕刻技术娴熟,市场销路广阔,品牌价值有口皆碑。尽管如此,如何解决和统筹现有砚玉资源,整合产业规模,让本土“小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大能量”,似乎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高要区派驻金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组组长李国华介绍,金渡镇是端砚的发源地,有大批端砚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后来有部分人才转移到玉雕工艺以及玉石选材、加工、营销等发展赛道,成为玉器领域的行家里手。

“其中,金渡镇在四会从事玉器产业的人才就有300余人,仅五股社区就有200多人,这就说明,我们金渡镇有厚实的砚玉发展基础。”李国华介绍,为此,借助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工作组对金城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之余,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支持金渡镇砚玉产业发展,特别是动员了五股社区的乡贤四会玉器商会代理会长、文宝斋翡翠博物馆馆长廖锦文带头回乡,建设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分馆、玉雕非遗技艺培训中心等项目。

尽管如此,四会玉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玉器挂件和饰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翡翠玉器摆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搭乘互联网的快车销往世界各地,高要砚玉产业能否在其中可持续差异化发展?

如果说玉器市场是一朵花,那么人才就是根基。在廖锦文看来,高要砚玉文化街与四会玉器市场并不存在同质化、竞争性,相反,两者在资源共享、市场共融、人才共用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交流合作空间,是推动互补发展模式的好契机。

“以人才培育为例,目前我们已经成立龙坊砚玉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其中社员不乏砚玉工艺大师、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砚玉经营老板等共33人,他们都会加入玉雕非遗技艺培训中心,大力扶植工艺人才,为四会玉器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廖锦文认为,高要砚玉文化一条街有望将来成为四会玉器市场的“新飞地”。

目前,在工作组的积极协调和乡贤的参与下,高要金城路砚玉文化街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多个砚玉产业项目已落实,其中包括文宝斋翡翠艺术馆、文创礼品店、玉雕师工作室、珠宝玉石鉴定中心、砚玉雕刻培训基地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