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梁志勇。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一摸到砚石,就挪不开眼睛,放不下凿卡,说不完故事。这是一位对端砚制作和端砚文化传承创新都拥有无限热情的“砚痴”——他就是端州区海砚堂制砚工作室创始人梁志勇。
梁志勇在2020年首届全国砚雕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全国第一名,被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被评为“肇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大学毕业开设砚雕工作室
出生于1988年的梁志勇,从小在程氏制砚的外婆家长大。2006年,端砚被正式列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家族的程文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端砚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与舅父和表哥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端砚的文化基因被“植入”到梁志勇心中。高中毕业后,梁志勇正式拜在程文门下,跟随程文大师学习基础雕刻技法。次年,梁志勇考上重点本科院校,选择了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他专注研修造型艺术与雕塑设计理论知识。大学本科毕业后,带着满腔热情回到肇庆开设了自己的砚雕工作室“海砚堂”。
年纪轻轻的梁志勇,作品已获省级以上奖项20多个,在2020年全国首届砚雕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以优异成绩夺得全国大赛第一名。如今,他更加注重于年轻一代制砚人的培养以及技艺创新。
制砚人的培养及创新
2023年元旦刚过,梁志勇被聘任为肇庆市端砚协会第五届副会长,他把目标瞄准了年轻一代制砚人的培养及创新。
在院校学习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区别,院校的学习始终处于一个理论层面,与实际操作会有一些出入。“一名本科生毕业后投身工艺品设计制造事业,头一两年是很难做出成绩的。而且年轻人容易走偏,把端砚当成工艺品来做。”梁志勇表示,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大师示范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机制,让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更接地气地接触这个行业。
梁志勇认为,对于传统艺术,不能盲目创新,而是在传承基础上再创新。端砚设计讲究“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龙、凤、花卉等传统样式,可以用新的线条来呈现传统样式,赋予新的含义,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于一体进行构思。
梁志勇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鼓励高校引进端砚行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牵头促进社会力量接轨。
深耕细作培沃土
梁志勇表示,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走访调研全市各大端砚工作室,市委宣传部召集全市端砚协会开展座谈研究振兴端砚行业,这一系列举措,都说明肇庆一直在深耕细作端砚人才成长的“沃土”。
今年5月,为进一步擦亮“中国砚都”品牌,打造端砚文化节日品牌,提升肇庆知名度和影响力,端砚文化嘉年华暨端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端州举办。
这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是端州黄岗采石制砚工匠每年四月初八举行的最为热闹的活动。活动现场进行了“伍丁拜师礼”仪式,端砚人才孵化基地、肇庆市端砚文化创意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肇庆学府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产业对接签约仪式、端砚高端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和培养端砚匠人,使制砚工艺世代流传。
“今年的伍丁诞非常成功,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端砚行业。”梁志勇说。
薪火传承,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对于梁志勇来说,端砚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关爱和弘扬。他相信,只要形成合力,肇庆端砚产业将会越做越强。“中国砚都“的金字招牌会更加闪亮发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