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在微生物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记康生元(肇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耀卫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走进位于鼎湖区双创园内的康生元(肇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董事长康耀卫博士正带领科研人员利用精密的仪器,进行生物硅活化菌的土壤实验,一派忙碌的研发景象。

康耀卫博士(右一)正在观察培养皿。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康耀卫博士(右一)正在观察培养皿。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实习生 严斌

走进位于鼎湖区双创园内的康生元(肇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董事长康耀卫博士正带领科研人员利用精密的仪器,进行生物硅活化菌的土壤实验,一派忙碌的研发景象。

2017年,康耀卫通过“西江人才计划”来到肇庆创业。六年来,康耀卫全力投身于微生物行业,受益于肇庆优厚的人才政策,创立了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开发新型的微生物技术,服务当地乃至全国客户,有效推动了肇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一拍即合,将微生物科技带来肇庆

精于专业、了解市场,热爱事业、善于沟通,这是记者初次见到康耀卫博士的印象。

康耀卫,是中国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大豆根瘤菌研发首席专家,先后就职于中国农科院、澳大利亚、美国的权威性学术机构和企业,专注于微生物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超过30年。

2017年5月,康耀卫接受肇庆市委组织部的邀请来到肇庆参观考察创新创业环境,考察过程中,康耀卫与鼎湖区一拍即合,除了看中优美的生态环境,还看中了鼎湖区“店小二”式的服务,便毅然在鼎湖区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刚开始不了解,以为开公司要跑很多流程、盖几十个章,根本不知道在肇庆注册公司如此快捷方便。当时我人还在美国,仅仅提供了注册公司的资料之后,公司就成功开办了。”康耀卫坦言,鼎湖区相关部门积极跟其对接服务,从考察到成立公司,仅用两个月的时间。

为让康耀卫放心在当地深耕发展,肇庆市不仅提供完善的人才政策和“保姆式”服务,还帮助其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如今,康生元公司与肇庆学院共建产学研基地,与肇庆的科研、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其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助推肇庆科研和教育工作发展。

脚踏实地,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

后方有了保障,康生元公司在研发前线奋步疾蹄。公司成立至今,已成功申报近30项专利技术,并有15项科研技术转化为成果推向市场,在行业内的转化率也是名列前茅。

康耀卫第一个落地项目便是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菌技术。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代具有抗干燥能力的大豆根瘤菌剂,该项目被纳入国家大豆产业体系。

公司研发初期,康耀卫便与河北某公司合作,生产微生物硅肥新产品,并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双方还合作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可水解硅矿物的稀有微生物资源库,为进一步开发我国首款生物硅肥奠定了基础。

随着公司发展,康博士团队也更加注重与肇庆本地的公司合作,共同推动生物技术产业进步。用时两年与四会市的广东蓝沛生物科技公司新开发产品已大量上市,市场反响较好;与高要区的广东碧之江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污水处理方面微生物相关产品经试验检测效果良好。

公司产品广受市场和客户肯定的背后,一方面离不开以康博士为研发总指导的公司科研团队在科研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攻坚,团队成员中博士学历占比达25%以上,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为公司技术产品的顺利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康博士及其团队对市场需求和变化的敏锐。“主要依据市场导向去做科研开发。”康耀卫表示,目前公司的研发方向以环保、生物农业、医药等为主,近期正在做盐碱地改良以及针对养猪场除臭的创新研究。

突出重围,好政策助力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在企业创立初期,康生元公司遇到运营成本、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压力。肇庆西江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及时为康博士团队提供了扶持资金、优惠政策等措施,助力公司一步步走上正轨。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肇庆市、鼎湖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又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为帮助科技企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难题,鼎湖区设立每年3000万元的创新驱动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同时科研企业还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相信在肇庆市的大力支持下,众多正在孵化的高新项目将脱颖而出。“康耀卫十分看好肇庆的营商环境,认为这里的创业环境非常好,积极为人才搭建平台,感觉到真诚的人文关怀,非常适合创业,并希望未来肇庆可以引进更多与微生物相关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让企业抱团发展。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