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实习生 徐洁莹 通讯员 杨明伟
图/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9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正式实施。临近中秋节,在国家实施强制标准的背景下,今年肇庆市面上的月饼、茶叶等应节礼品,还会出现过度包装现象吗?市民及相关部门的态度又怎么样?近日,记者进行调查走访。
见闻:月饼茶叶等成功“减肥”
8月31日,记者走访了端州城区的大润发、昌大昌、永旺等超市,发现售卖的应节食品如月饼、茶叶等,都已经“轻装”上架。
记者见到,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广州酒家、陶陶居、香港美心、荣华、端州等牌子的月饼,样式丰富,口味众多,价格每盒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这些月饼礼盒包装多为两到三层,材质以纸质和铁质为主,并没有过度包装。
在大润发超市,售卖月饼的地方,都张贴着一则《感谢启事》,上面写着:为响应国家发布的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月饼不配置刀叉。
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超市售卖的茶叶,其包装大多不超过三层,显得精简,主要以“铝箔袋+茶叶罐”和“铝箔袋+包装袋”的组合式搭配。在敏捷广场永旺超市,记者表示要购买包装更精美的茶叶礼盒,售货员明确表示没有,并指引购买简装产品。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市面上售卖的月饼、茶叶等礼盒不再“肥胖”,均“轻装”上架。
市民:买月饼更看重品牌和口味
对于“瘦身”的月饼和茶叶等,市民怎么看呢?“我不赞成过度包装。吃完月饼后,再漂亮的礼盒也变废纸,花了很多钱去装饰、印刷,多浪费。”市民刘先生说。
刘先生认为,过度包装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年的月饼包装普遍简约大方,这个很好。”
在市民邓女士看来,商家不会做亏本买卖,过度包装其实是一种“喧宾夺主”的行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包装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月饼是用来吃的,包装不必太奢侈,关键要注重品质,做绿色健康食品。”
多位受访市民表示,选择月饼其实更看重品牌、口味和价格。“包装只是衬托,消费者最终选择的还是那些口味好的月饼。”市民张女士说,在送礼方面,只要心意到就好,过于追求豪华,反让人觉得是形式主义。
监管部门:抽检尚未发现过度包装
记者从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我市共有月饼生产企业81家,茶叶生产企业31家。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检查月饼生产企业68家(次),茶叶生产企业24家(次),暂未发现月饼、茶叶等应节食品存在过度包装。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部等为重点场所,共检查月饼相关食品销售单位376家(次),发现一家散装茶叶销售单位未按要求设置标签标识,对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目前该单位对上述问题已进行整改。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节前组织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抽检,主要抽检对象为在全市范围内的月饼生产企业、商场超市和专卖店等生产经营的月饼。目前,已抽检莲蓉月饼、五仁月饼、豆沙月饼、水果味月饼等各种品类月饼产品99批次,抽样检验工作还在持续开展中,暂未发现不合格食品。此外,今年以来共抽检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产品120批次,暂未发现不合格食品。
肇庆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树立绿色环保消费理念,科学理性购买月饼、茶叶,自觉抵制过度包装,选择简单适度的包装产品,不要被各种精美、华丽的过度包装诱惑。
根据标准规定,月饼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且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等。茶叶及相关制品包装层数不得超过四层。消费者应拒绝“华而不实”的包装,共同推动月饼、茶叶消费回归食品属性和传统文化本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