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居老年人住户使用加装好的电梯上下楼。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李柳婷 丁佩华
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解决“悬空老人”上下楼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各小区在推进过程中,都面临着达成共识难、资金筹措难、统筹兼顾难等问题。为破解这些掣肘,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国家鼓励、政府支持、居民配合三个方面作出规定,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有效助力。
长达6年筹备,住户意见难统一
吱吱吱……9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端州区东湖居6栋2梯,其电梯加装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仿佛在表达该栋楼大部分住户期盼而喜悦的心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台即将完工的电梯,却足足花费了长达6年的筹备时间。“这栋楼已有20年楼龄,层高9楼,住户32户,以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群体居多,平日里他们出入尤为吃力。”东湖居6栋2梯业主陈秉华介绍,2017年,该栋楼住户开始着手电梯加装工作,并成立了5人的筹备小组。
达成共识难,是筹备小组遭遇的首个问题。“低层住户认为用不着电梯,不同意安装;靠近电梯井的住户觉得遮挡房屋光线,也不同意;高层住户认为分摊费用过高,不愿意交。”陈秉华无奈称,为做通住户思想工作,筹备小组成员反复入户解释、劝说,但近3年过去了,同意的户数仍未能达到安装要求。“费时、费心、费力,又得不到理解,小组成员的热情逐渐退减,陆续有2个人退出。”
2020年,眼看电梯加装工作面临搁置,当时71岁的陈秉华,主动加入电梯安装筹备小组。过程中,有个住户认为电梯遮挡其房屋光线,坚决不同意安装,陈秉华等人与他沟通时,他甚至拍桌子怒斥,并到社区以及相关部门投诉。“还有多个住户认为分摊费用过高,要我们给予相应补贴。其间,我们分别找这些住户沟通了不下20次。”陈秉华告诉记者,为让住户达成一致意见,义务奔跑的筹备小组成员,可谓殚精竭虑。
后来,陈秉华等人根据住户意见,重新制定了电梯加装收费方案,即二楼住户免加装费,三楼以上根据楼层以及位置,每户分摊0.7万至3.5万元。后续产生的电梯维护费和电费,全体住户统一分摊。
多番努力下,2022年,该楼宇加装电梯难题终于得到解决。目前,该电梯加装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再过两个月,住户便能乘坐电梯,无碍出行。
我市住宅加装电梯普遍面临统筹难题
记者了解到,根据《肇庆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增设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
不过,由于居民意见难统一、对加装电梯流程等相关事宜不熟悉,我市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普遍面临着达成共识难、资金筹措难、统筹兼顾难这三大难题。
肇庆市三洋星誉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黎家欣透露,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端州区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超40台,每台的费用为45万至60万元不等。其中,大部分老旧小区既有住宅,都经历了长达1至5年的筹备时间。
以东湖居为例,自2019年建成首部电梯,至今,该小区已有9栋楼加装了电梯。不过,它们普遍都筹备了2至6年时间,部分楼宇甚至还因“三大难题”,导致加装电梯之事无奈“流产”。
通过立法能有效破解电梯加装掣肘
针对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难题,9月1日起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国家鼓励、政府支持、居民配合3个方面作出规定。分析人士认为,它对于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肇庆,老旧小区以老年人住户居多,且不少人住在高层,出入相当不便,因此城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大势所趋。”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肇庆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钟国庆表示,基于这个考虑,《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这当中就包括了资金补助等政策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百姓筹资难题。”
钟国庆进一步分析,楼宇加装电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居民利益难平衡、意见难统一。据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两个层面进行指引,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并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房屋所有权人则应弘扬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依法配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通过立法,我国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奠定了基调,一方面是政策支持,一方面是以社区等组织的沟通协商,一方面提出居民要依法配合,既有柔性,也有刚性。”不过,钟国庆认为,要彻底解决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难题,还需充分考虑困难住户的经济问题,尽量减少对住户采光、通风等影响。同时,完善地方实施细则,适当加大财政补贴等支持力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