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赵琳
实施安商行动,以50条硬举措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大湾区内企业轻松在肇投资落户;“跨省通办”动作频频,“跨境通办”业务不断拓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办理业务实现全流程网办、指尖办……作为湾区城市的一员,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间的“软联通”正日益紧密。
今年以来,肇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全面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大力打造“肇庆服务、天天进步”品牌,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坚持企业第一,有力举措安商惠企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肌体才更健康,肇庆始终坚持“企业第一”。今年5月,《肇庆市2023年安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聚焦5大方面,以50条硬举措,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释放市场充沛活力,为支持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为肇庆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提供助力。
《行动方案》主要对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提升产业项目服务效能、推动产业要素高效配置、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市场主体排忧解难等5大方面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其中,《行动方案》不仅进一步明确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肇庆特色”改革方式,谋划推出一批上下贯通、多部门协同的“集成式”改革,全面打通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制造业企业落地投产及增资扩产提质增效,更提出将探索推动政务服务延伸至香港、澳门地区,实现“跨境办理”。
深化“放管服”,政务服务水平更高
肇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软联通”,让企业在肇发展更轻松,员工在肇生活更舒心。
记者从肇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变更核准、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市政类)等40项市级事项下放(委托)至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实施,提升基层抓项目自主性,让更多大湾区内的企业能够更轻松地在肇投资落户,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肇庆也十分重视“软联通”——深化推进泛珠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和省内跨城通办,实现818项事项“跨省通办”、1650项事项“省内通办”,市、县两级2607项事项线下窗口“市内通办”,并推动531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视频办”,运用“可视化”技术提供咨询导办、在线辅办等服务,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同时,肇庆积极推进政府服务“一网通办”,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视频办服务专区和跨域通办专区,开设“跨境通办”栏目,拓展港澳跨境办理视频坐席,并探索政府推动、社团共建方式,推动政务服务延伸至香港、澳门地区,实现“跨境办理”“视频办”“网上办”等服务。此前,端州区的陆先生希望和户籍为香港九龙湾的冼女士尽快办理结婚登记。正是在“跨域通办”专区的协调帮助下,他和爱人很快便在端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完成了结婚登记。
此外,肇庆还聚焦扫码住店、侨胞服务、人才与就业、湾区社保、不动产登记等领域,依托“粤省事”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专题栏目应用,推动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办理业务全流程网办、指尖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全肇办”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在肇发展
肇庆持续擦亮“全肇办”涉企服务品牌,实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有求必应、一跟到底”,有效解决企业难题,不断推动“肇庆服务、天天进步”。
目前,肇庆已构建起从项目签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到投产达产的产业项目“全肇办”服务模式。“对企业的困难诉求,我们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肇办”服务模式推出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拓展后,更多的政府部门被纳入进来,企业诉求直达相关政府部门,挂点市领导、部门领导能够第一时间准确了解、快速响应,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同时,依托市涉企一站式服务平台,肇庆建起了登记、流转、处置、反馈、督办等问题闭环处理机制,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项目落地问题解决率。截至目前,全市代办服务专班已为全市2274个产业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国能(肇庆)热电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增资扩产过程中,市代办专班安排专人对接、主动上门服务,并指导企业做好环评技术评估工作,有效解决公司实际困难和需求,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此外,肇庆还整合了粤省心、12345热线、粤商通等诉求渠道,优化12345热线企业专席及“政企零距离解忧服务专窗”服务,充分发挥12345热线的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市场主体的“连心桥”作用,开展市领导、业务部门“一把手”接听12345热线活动,推动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服务常态化全覆盖,实现企业诉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为粤港澳大湾区各类产业落地保驾护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