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珠江流域(西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在肇庆启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西江日报讯(记者 谢江涛 特约记者 梁爱玲 通讯员 廖通)8月10日下午,珠江流域(西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启动仪式在广东省肇庆市举行,来自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的珠海、肇庆、梧州、百色、黔南、黔西南、曲靖、文山八市(州)法院共同签署协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一体化保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高院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张海波指出,此次四省(区)法院携手建立西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创新和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一体化保护的有力举措。他表示,要按照“流域一体保护、资源信息共享、依法高效务实”工作原则,大力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司法协作,共同推动在构建跨域重大案件一体处理机制、打造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加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助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为美丽河湖、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张爱军代表肇庆市委、市政府祝贺协作机制正式启动。他表示,作为西江流入广东的第一站,肇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在西江沿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西江肇庆河段水质多年来稳定达到Ⅱ类标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此次协作机制的启动,对保护美丽西江、绿色西江、生态西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更好造福两岸人民。肇庆将携手兄弟城市,共筑西江生态司法保护屏障,共同守护好西江母亲河,把流淌在滇黔桂粤大地上的这条生态之水、绿色大江,打造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示范样板。

西江是珠江水系最大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滇、黔、桂、粤四个省(区),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是华南、西南地区的重要水源和生态命脉。

活动中签署的《珠江流域(西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明确,西江流域法院将共同构建环境资源审判执行协助、资源信息共享、裁判标准统一、重要事项联合会商等四个方面的协作机制,形成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全新格局,为推动珠江流域(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四省(区)以及八市(州)法院有关领导,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活动。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