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爱心父母”帮扶困境儿童近20万人次 大手拉小手 “爸妈”护幼苗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爱心父母”与帮扶儿童进行互动游戏。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日前,“爱心父母”聂海桃给肇庆市妇联家儿部工作人员发去了一条信息,“今年援助困境儿童的助学款1000元,已经转去你们的公益账户。”

2010年,肇庆市妇联在全市开展“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13年来,“爱心父母”们汇聚起点滴爱心,帮扶困境儿童近20万人次。聂海桃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聂海桃在网络上看到肇庆市妇联“爱心父母”相关活动,于是报名希望资助一名困境儿童。在相关部门联系下,她资助了怀集县一名小女孩。“那位小朋友年纪和我女儿相仿,而且家境比较困难。”她跟记者讲道。

原本,聂海桃一直希望到怀集探访这名小女孩,但此前受限于疫情,一直未能如愿,只能寄一些生活用品到怀集,由当地妇联转交。今年,她计划带上女儿一起去探访,鼓励小女孩用心学习。“我希望她放心,只要考上大学,会继续资助她。”

鼎湖区沙浦中心小学校长吴佩琳同样在2020年投身到“爱心父母”行列。谈起参加原因,她表示,自己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学校内有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困难,“我希望借此能帮到他们。”

今年,她从鼎湖区妇联提供的困境儿童“微心愿”名单上,选择帮助学校内一对姐妹完成她们的微心愿——一套短袖运动服以及一双运动鞋。据介绍,这对姐妹来自单亲家庭,目前跟着爷爷奶奶居住,平时爱好运动。捐赠后,吴佩琳发现这对姐妹除了校服,最喜欢穿的就是所捐的运动服。“看到她们喜欢,我的内心也感到欣慰。”她说。

另外,吴佩琳还发动了自己的女儿也参与到“微心愿”项目。“女儿,我想要扣除你部分压岁钱,给其他身处困境的小朋友完成心愿。”她跟女儿说道。“没问题,你拿去吧,希望能帮到人。”女儿回答道。现在,她的女儿每次活动前会到书店为受助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玩具等。

在吴佩琳的爱心感召下,身边的同事与家长都纷纷参与到“爱心父母”项目中。其中一位家长在鼎湖当地没有对口帮扶儿童情况下,自己出资到其他县市区继续帮助困境儿童。

此外,鼎湖区女企业家协会也参与其中,至今帮助困境儿童已经13年。去年9月开始,鼎湖区女企业家协会在鼎湖区凤凰镇凤凰学校结对资助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今年,在双方联谊活动中,现场学生发自内心对一众“爱心父母”表达感激之情,让协会会长张琳丽备受感动。

今年,市妇联再次开展“爱心父母”,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帮扶时间不少于三年,帮扶内容从以资金帮扶,转变为情感帮扶为主,要求“爱心父母”对困境儿童定期联系、情感抚慰、指导学习等。

受访的“爱心父母”了解到本次活动后,纷纷表示希望继续参与该项目。“我希望自己行动能让困境儿童感受到关怀与爱。”吴佩琳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