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上演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受到游客热捧。图为表演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一帧帧VR展示,让传统展览“活起来”;一场场与景点结合的演出,打破空间局限,增强互动体验;一个个迎合主题的街区,让市民仿若穿越时空,沉浸过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体验经济兴起,我市各景点纷纷探索沉浸式体验,以推动全市旅游经济释放新活力、新业态。
沉浸式展览让文史“活”起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沉浸式展览新业态。记者了解到,市博物馆、怀集县永固宿安革命纪念馆等场馆,依托现代化技术,通过声、光、电、影与实物结合,营造仿真情境、互动游戏、语音讲解,打破传统导览模式,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
8月1日上午,市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在一楼展厅,该馆依托大量实物、考古发掘资料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创新打造了丰富的沉浸式场景叙事,设计了罗沙岩洞穴遗址模型、鼎湖区广利蚬壳洲屈肢葬模型、松山墓复原场景、茅岗水上木构建筑模型和多媒体互动游戏等沉浸体验空间,并结合场景语音解说、互动游戏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肇庆历史文化和珍贵文物。
“在旅游过程中,历史遗迹、文博场所的各类陈列展览往往只是历史的只鳞片爪,一般游客很难建立系统的印象与深入的了解,因而很难打动观众。”市博物馆宣教部工作人员张婷认为,沉浸式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让人文历史生动起来,给游客带来探索欲和新鲜感。
正因此,近年来,市博物馆尤为注重沉浸式展览的发展,如去年5月,市博物馆上线VR博物馆,包括自主导览、快速导览、漫游、三维模型、俯视图等细化服务。同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沉浸式活动,如结合展览主题,举办相应的手工制作体验活动等,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参与。
沉浸式演出让历史“动”起来
不久前,一场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在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上演。它以叶挺独立团的历史为背景,“舞台”贯穿该纪念馆广场、复原陈列展馆、庭院等场所。游客可边参观纪念馆,边观看表演,直观感受鲜活的红色历史。
“早在2019年底,我们就已结合叶挺独立团历史文化,在纪念馆内开展了多场沉浸式音乐节和戏剧表演。”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宣教研究部主任刘芳介绍,与传统的刻板参观不同,纪念馆的沉浸式表演贯穿馆内各场所,演员根据剧情不断变换位置,并打破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带动他们融入表演中。
该类型沉浸式演艺的推出,备受市民游客好评。“以往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基本都是枯燥式参观。这里将表演与参观融合,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走进了剧情之中,参与了一段跌宕动人的历史。”游客李志鹏对该景点的沉浸式表演十分认可。
近年,肇庆星湖景区在沉浸式文旅方面亦做了积极探索,如推出水月夜星湖项目,以夜游星湖为目的,在五龙亭等景点设置不同主题的微剧场,游客可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表演,领略不一样的肇庆。
沉浸式街区让人气“旺”起来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肇庆部分地方将打造沉浸式街区作为文旅产业发展亮点,通过修缮老建筑、还原历史布景、打造与景点相契合的沉浸式街区,将人文古韵和商业氛围融于一体,大大丰富了文旅体验。
漫步端州区石牌里民宿文创街区,原汁原味的近代建筑和巷道,优美清新的乡村格调,土锅老灶、醉月清风等与环境相贴合的主题小店,将氛围感拉满,如同梦回古朴热闹的市井生活。
“该区域原先的房子都是老旧建筑。为尊重地方原有文化,我们决定通过在旧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修葺完善,将其打造成沉浸式文创街区,给人们带来怀旧体验。”石牌里民宿文创街区总裁谭铭洋介绍,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和整体改造,如今,该街区已成为集餐饮娱乐、高端民宿、酒吧咖啡、茶室庭院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服务街区。
别具特色的怀旧文旅体验,让石牌里民宿文创街区迅速走红。据统计,今年1至7月,该街区接待游客已超25万人次。
肇庆紫荆西堤文创街区同样结合肇庆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条传统文化沉浸式夜市,设有宋文化互动区、古诗词长廊等体验空间,以让游客在繁华夜市中,领略肇庆独有的文旅魅力。
肇庆发展沉浸式文旅大有可为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陈海明认为,目前,国内沉浸式文旅正迎来快速发展期,相较而言,肇庆各景点尽管有意识探索实施,但整体仍较薄弱。不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旅游城市,我市沉浸式文旅发展大有可为。
“我们可把肇庆作为一个网红旅游目的地,通过统一的沉浸式功能区打造,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及消费。”陈海明举例说,如依托肇庆千年府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文旅消费项目;结合肇庆星湖等景点,打造更丰富的沉浸式环湖山水文旅情境等等。
微观情境开发方面,他认为可结合景点文化,打造别具特色的互动体验情境,以丰富文旅业态,带动游客从过去单一的游览,到融入景区,身临其境“触摸”风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