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谭庆娟 创新打造活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谭庆娟是肇庆中学办公室主任,也是高中部语文老师。从教29载,她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曾任学校语文备课组长、科组长、语文学科委主任。从教过程中,她探索出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经验,有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好评。

谭庆娟。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谭庆娟是肇庆中学办公室主任,也是高中部语文老师。从教29载,她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曾任学校语文备课组长、科组长、语文学科委主任。从教过程中,她探索出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经验,有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好评。

“谭老师,小雨期中语文考了120分,真是多亏了您。是您帮她重拾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成绩。”近日,谭庆娟收到一封来自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肯定了她别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为其对学生的关心、耐心和责任心点赞。

这一切,都得益于谭庆娟用心关爱和鼓励学生,并凝聚多年教学经验,在课程设计上巧妙创新,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欲,进而更好掌握知识。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谭庆娟介绍,在近30年的教学研究中,她一直致力于活力课堂的创新,探索形成了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浸润·建构·融合·开悟”教学主张。其中,“浸润”是以情感、语言、活动等方式熏陶濡染,引导学生热爱语文、体验语文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建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形成语文知识体系;“融合”是运用跨媒介手段,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融合多种元素,形成对学生的加工、影响,促其综合能力提升;“开悟”则是进行思维进阶训练,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在教学《雷雨》之前,我会先让学生欣赏专家解读的视频,名家出演的片段,并让他们组建戏剧小组创编和表演。”谭庆娟举例,在此过程中,她还会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和班级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增强知识渗透的目的。

在同事眼中,谭庆娟的课堂总是活力满满,对课文的讲解充满了感情,教学设计亦颇为创新,总能引入不同领域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引领他们在语文园地翱翔。

除了注重教学工作,谭庆娟还尤为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据了解,多年来,她一直待学生如家人,始终以同理心倾听学生、理解学生,为他们带去温暖以及学习的动力。为鼓励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她注重激赏教育,常联合科任老师,给予他们个别辅导、学法指导和心理建设。她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信赖,被他们亲切称为“娟姐”。

出色的教学工作,为谭庆娟带来了诸多成绩: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每每名列前茅;多次主持的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了相应奖项。同时,她还获授“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