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4月27日电(黄玫 李俊豪 孟盈如)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26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吸引了全国金融界的目光:广东省政府分别与2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金融机构及其在粤分支机构以具体项目为抓手,与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24家省(市)属企业、21家民营企业签署具体项目合作子协议合计71个,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牧场等领域,签约金额10358亿元,其中授信及签订意向性融资额度合计超过9130亿元。
签约仪式。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在“金融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全面战略合作签约活动”暨制造强省、科创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进会上,大型金融机构表示纷纷加码布局广东热土,看好广东发展前景,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谱写协作共赢新乐章。
签约项目频频落地 支撑制造业“强筋健骨”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世界一流的先进工厂、全国领先的工业设计能力、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广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制造业“优等生”,将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而金融恰是广东制造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助推器”。
龙头企业是广东“制造业当家”的“领头羊”,做优做强金融服务、为广东大型企业“输血”的签约项目在活动现场频频落地,支持广东制造立省的授信及签订意向性融资额度达3227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与TCL集团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融资、股权基金、债券等一揽子综合授信支持;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共同打造汽车生态圈,就账户资金结算合作、项目融资业务合作、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家进说,将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优势,创新推广“链长制”“技术流”,不断丰富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力挺广东“制造业当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举大而不遗细,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制造业中的“生力军”。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刘成表示,将为科技型制造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广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4月26日,中信银行已累计服务广东3293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4家瞪羚企业和苗圃企业,授信余额250亿元。
红利加快释放 激活资本市场“一池春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注册制改革下的现代化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沃土,也为广东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数据显示,从2020年起广东省已经连续三年从资本市场融资突破1万亿元,并跃居全国首位。特别是2022年全省股票融资达到2250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到全国的1/6。
广东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实力和产业魄力吸引全国不少券商慕名而来,他们对高质量建设广东资本市场各抒己见。
“十年来,广东书写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增长奇迹,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一,对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显著。”申万宏源集团和证券公司董事长刘健说,从长期来看,注册制改革有利于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促进整个经济,包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申万宏源将通过产业研究和科技研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更多广东符合上市条件的优秀科技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发展突破,为企业长期发展强健根基。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杰认为,在全面注册制下,广东可以着眼于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更多高质量的上市公司。需要强调企业质量,注重其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资本市场市场化和法制化建设。
广东上市公司除了数量大,还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民营企业占比高、行业集中度高等特点,同时面临着高端水平不足、结构不平衡等挑战。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乐斌建议广东加快补短板、锻长板,促进广东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加快完善区域内现代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助力打造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融湾联圈 迈出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新征程
以广东为着力点,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深化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这些是金融机构选择投资广东、落地广东的战略要点。
“广东省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完备,正迎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参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的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中金公司的重大机遇,也是中金公司的重大责任。”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说。
“融入广东建设,服务湾区发展,是金融业重要的时代和历史使命,更是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俞斌认为,中国太保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发挥保险专业优势,创新提供多样化保险服务,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体系建设,严守风险底线,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30条意见”已经全部落地实施;“跨境理财通”、本外币一体化账户、数字人民币应用创新等先行先试;通过“深港通”“债券通”“基金通”深化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广东扮演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重要角色,在推动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中扬帆起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