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2023年开局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肇庆市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部署,以肇庆市科技局作为牵头部门,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肇庆市“科创行动”工作部署。一季度,科技惠企政策稳定发力、加速落地,创新发展呈现“稳开局”良好态势,创新驱动效能显著。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新环境
肇庆以“真金白银”换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科技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有力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韧性。在科技金融工作方面,开展投贷联动合作银行遴选工作,新增中国农业银行肇庆分行、中国银行肇庆分行、肇庆农村商业银行等3家合作银行,合作银行总量扩大到8家。
在最近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培训,由市科技局及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编印的《肇庆市高科技企业支持政策》《肇庆市银行机构科技信贷产品》、由肇庆高新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编印的《惠企政策汇编》、肇庆高新区招商投资局编印的《肇庆高新区招商手册》引起了企业代表们的注意。
这得益于市科技局积极开展银行机构科技金融产品征集工作,目前已征集到银行金融产品23个,并通过网站、小册子进行宣传,扩大科技金融产品社会知晓度。万洋集团万智企管运营板块相关负责人施焙羲表示,将会把这些最新的政策优惠及时带回肇庆万洋众创城园区,让园内企业有机会得到科技金融的赋能。
此外,肇庆强化政银企对接,开展科技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工作,第一季度共收集到126家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已转交有关银行跟进对接,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2.5亿元。在此基础上,市科技局正在协助市工信局修订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施办法。
优化创新平台体系新态势
2021年,肇庆市政府与华为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肇庆市的区位、产业及政策资源优势,以及华为公司的科技、生态及创新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动肇庆辖区内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肇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科技局联合市工信局出台《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启动2023年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据悉,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59家,其中42家企业有意向实施数字化改造。
在大量走访企业后,华为团队了解到,肇庆当前的传统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有一定的数字化基础,新型储能行业企业数字化意识较强,并且有明确的规划以及有具体推进工作。
位于肇庆高新区的广东和昌电业有关负责人对华为团队表示,信息化技术在飞速发展,产业正迅速进行新一轮的生产技术变革,企业再不拥抱数字化将会逐渐被淘汰,肇庆企业也需要加快数字化步伐,为企业长期发展做铺垫。
华为云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肇庆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意识有待增强、投入有待增加、缺少技术和人才赋能与指导等挑战。例如金属加工行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生产附加值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效率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但是当前大多以手工账、纸质表为主,生产效率较低。
据了解,华为下一步将持续跟进企业需求,选出行业典型示范场景,打造输出可复制性解决方案,为肇庆各行业打造文化示范标杆项目,带动更多行业企业一起走向数字化管理。
增强创新主体创新发展新动能
完成肇庆科创50强名单的遴选和发布、深入县(市、区)举办高新企业培训班、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今年以来,肇庆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强化高企全链条式培育,推动高企量和质齐升。着力强化对企服务,建立科技服务官联系制度,建立健全创新企业评价制度。
市科技局牵头制定出台《肇庆市企业科技服务官联系制度(试行)》,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挂点服务,收集多家企业的不同诉求,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同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台账管理制度,市县科技部门对名单中的企业开展实地摸排,第一季度共摸排企业681家,其中意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过半。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今年以来,肇庆邀请省孵化器协会专家举办培训班、组织孵化载体举办运营管理讲座、实地走访服务西江科创荟、华智科创等孵化载体。同时,指导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科技园开展省级项目结题验收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进入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企业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