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双龙现代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胡源愿
特约记者 杜哲锋 通讯员 黄梓瑜
西行的列车从肇庆站出发,穿过北岭山隧道后视野豁然开朗,端州双龙现代产业园跃入眼帘。园区道路纵横交错、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栋栋建筑在阳光下尽显蓬勃朝气。
数年前,端州双龙现代产业园刚开发,仅有几家企业进驻,周边都是鱼塘和菜地。工人们连吃个快餐都要绕几公里到大龙或兰龙社区中心。
如今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优质企业纷纷进驻,工人们要吃快餐或宵夜,只需要到园区内饮食店,或者走上数百米宽敞笔直的大马路到大龙社区中心就可以吃上。
随着园区不断发展,灵敏的商人已经嗅到这里的商机,一家两家三家……服务配套逐渐完善。
园区所在的大龙社区,头脑灵活的农民开起农家乐,家里有闲置房子的则把房子租给园区务工人员,就连在树下喝酒打牌的“闲人”也悄悄跑到园区打起了工。
“双龙”舞动,带旺一方。产业园的高速发展正悄悄改变这里的一切。
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叮叮当当……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传来,日前,记者在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为已交付业主单位的422套公寓安装门窗、围栏和调试电梯。该项目生产经理李海平一边指挥工人干活,一边鼓励大家要确保施工质量,力促5月通过验收。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周边,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智能终端项目和总建筑1.3万平方米的孵化中心正在有序建设。
园区路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放眼看去,纵横园区的11条道路,已有6条实现功能性通车,大小货车、小汽车等在忙碌地穿梭其中。在正在建设的5条道路上,各类工程器械正有序施工。除了路网外,110KV输变电站已经完成建设,自来水管网已经接通,能够满足园区企业日常用电和供水需求;日处理3.1万吨污水处理厂将在7月完成,解决园区企业排污问题。
2021年,双龙现代产业园区被纳入肇庆市大型产业集聚区。截至目前,端州已投入了21.3亿元,用于完善园区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有效解决园区的道路建设、水电安装、污水处理等问题,端州三榕工业园管委会组建了专门的团队、落实专人跟踪企业项目报建、水电安装等工作。他们经常协调、组织市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园区项目现场召开会议,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为项目加快落户园区默默贡献力量。
优质企业安营扎寨
在高盛·京泰高端医疗器械装备产业园施工现场,吊塔、钩机、大型运输车正在来回忙碌,12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多栋厂房正在有序建设。该项目已与4家有意向的企业签订进驻协议,预计年底把首批楼宇交付企业使用。项目副总经理洪滨说,3、4号楼6月封顶后,将作为招商部进行全面招商。
广东林顿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项目正在压桩施工,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预计8月动工建设。公司董事项目总经理刘强说,地方政府服务很给力,工程进展很顺利,从拍地到动工,只用三个月。他预计,到2026年,项目全面实现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
园区处处施工忙,欣欣向荣的气息如春风扑面而来。目前,园区已引进41个单体项目,总投资约113.29亿元,预计年产总值约156亿元,年创税约6亿元。此外,园区引进的中南高科·肇庆端州双龙科创产业谷和高盛·京泰高端医疗器械装备产业园两个产业平台,为企业集聚发展筑巢引凤。中南高科·肇庆端州双龙科创产业谷已签约意向入园企业52家,30家企业投产。
带旺社区 闲人不闲
在大龙社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杜金基站在一栋新建的楼房下,看着社区路口的榕树头在微笑。他说,园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到村内租用居民闲置房子并进行消费,让社区居民的荷包“鼓起来”,更使社区的“闲人”也开始动了起来。
在园区开发前,社区的榕树头是“闲人”的“活动基地”,四五十岁的居民在农闲时,经常聚集在树荫下喝酒聊天、打牌。如今,“基地”仍在,“活动”渐少,榕树头仅有居民在卖农产品。“闲人”忙了起来,忙于跑进园区打工赚钱。
杜金基对旁边的村干部说,随着双龙现代产业园的发展,大龙社区也得努力“分杯羹”,要借园区开发和市、区打造双龙新时代幸福乡村示范带等优惠政策的东风,大力推进绿美社区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劳动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在大龙和兰龙社区,“农家乐”餐馆逐渐形成规模。双龙社区已开了约30家餐馆。在沿溪而建的百果园农家乐里,杜立军正和员工忙碌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餐饮服务。随着园区开发,他的餐馆生意因地利越来越红火。周末等假期,餐馆旁边近百平方米的空地停满小汽车和摩托车。餐馆的员工也从开始的5人增加到如今的10多人。
接下来,端州将按照省、市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部署,全力加快双龙现代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园区平台载体,推动城产融合、产业布局、营商环境、运营能力全面提升,形成以产业园区为引领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端州样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