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赵祖轩
统筹推动产业链条党建联建、推动事务共商“一对一”“面对面”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培训将人才吸引到产业链和党组织……记者近日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肇庆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创新实施“西江党旗红·产业红链”项目,有序推动党建力量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通过党建引领实现链上服务精准保障、资源高效配置、多方互补共赢,解决产业发展缺乏“主心骨”“卡脖子”技术难突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存在沟通壁垒等问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江党旗红·产业红链”项目围绕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品牌共创等“五共”举措,明确15项重点任务,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统领各方的优势,打通党政企沟通联系、产业协同发展、企业互联互通的通道,整合服务产业各方力量,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推动组织共建
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
我市建强产业链党组织,依托大型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及产业发展上中下游链条企业,统筹推动区域内、产业链条上党建联建,构建“1+X+N”联建共建组织体系。强化动态摸底排查,及时规范建立行业企业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成立联合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完善党建带群建机制,推动党建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链上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
推动事务共商
优化产业发展机制保障
我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链上党组织负责人、企业管理层、专家人才等定期沟通,推动链上党组织信息资源、项目发展等高效对接。深化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党政企沟通座谈会”等常态化沟通工作,聚焦对接企业的共性需求,提高政策需求侧与供给侧匹配度。同时,发挥产业红链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企业吹哨、链条响应、部门报到”制度,聚焦企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快速整合各方服务力量,“一对一”“面对面”解决各种问题。
推动资源共享
强化产业发展要素支撑
我市建立产业发展资源库,增强产业链党组织与企业之间、产业各经营主体之间、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仓储共建等活动,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人才共享资源库,定期摸排、统计优秀产业技能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法律法规人才,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层、高级人才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将人才吸引到产业链和党组织中。建立服务保障资源库,有效整合党建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各类资源,大力开展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驿站、关心关爱平台建设,为产业链上党员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推动发展共促
助力产业链高效发展
我市充分发挥产业链牵头部门、属地主管部门、产业链龙头企业党组织党建示范带动作用,组织链上企业开展多种党建联建活动,进一步提升链上全体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深入推动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模式,统一组织开展“微党课”、专题讲座、红色观影、学习沙龙等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行业党员标兵”等评选活动,推动党员职工在生产和项目一线争当先锋。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委中枢与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各企业、高校、科创平台间无缝对接,推动开展科技创新集体攻关,持续激发产业创新发展内生动能。
推动品牌共创
推广可复制发展模式
我市创建一批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指导链上各党组织每年打造1至2个党建示范项目,培育树立可复制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打造一批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项目,加强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物流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推广应用党建引领、行业监管、链上关爱的模式路径。同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常态化机制化,建立首批“产业红链项目库”,包含新能源汽车产业、玉器产业、贡柑产业、民宿产业等9条产业链,目前均已成立产业链党委,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有序实现全市“主导+特色”产业链党建全覆盖,不断拓展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