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渡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为莫泳元送上营业执照。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业务繁忙无暇在政府部门工作时间咨询了解办照流程?没问题!你只需点击企业开办智能导办机器人,全天24小时都能回复你需要了解的事项;工作困身不能亲自到办事大厅申领执照?没关系!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为你登记办理,并将打印好的执照送到你手中。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施2023年制造业当家“育苗行动”,为广大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不打烊的优质服务,助力提升市场主体增量,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利创富活力。2022年,肇庆企业开办指标评价为优秀,位列全省第七。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市市场主体达333617户,今年净增市场主体27551户,实现第一季度市场主体增长“开门红”。
智能导办咨询
全天24小时不打烊
前不久,在端州经营一家公司的黎先生需要为企业增加服务内容,但他一直抽不出时间到窗口咨询。
“公司的业务量每天都在增加,我实在忙得抽不出时间。但这件事却关系到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黎先生说,后来他关注肇庆市场监管局公众号提前咨询了解办照流程和所需资料,很快就收集齐相关材料,在网上申请一次性办好。
“黎先生所用的便捷方式其实是肇庆市打造数字政府的一个创新举措,即探索推行的企业开办智能导办机器人服务。”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能导办机器人服务从2022年3月开始试运营,该项服务和办事大厅无缝对接,并且把办理环节前置,让市场经营主体能够提前掌握办理事项所需的流程和提交材料。
“设立之初,我们设置了咨询场景,并请专家拟定初始问题库。经过一年多试运营,目前问题库的条目数量已经增加了两成,能够基本上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大部分咨询需求。”这名工作人员说,后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导办机器人累计对话次数为76296次,2023年1-3月累计对话次数为33820次,平均会话量比去年提升12%,近30天智能导办对话机器人对外服务的会话量最低为82次/天,最高为507次/天。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导办机器人引入人工智能和智能业务分析技术搭建,能够自动对应涉及企业开办环节(商事登记、首次申领发票、公积金开户、印章刻制备案)、系统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全天24小时提供办理指南、表格材料、问题疑难在线问答服务,目前在“肇庆市场监管”公众号、肇庆个私协会公众号、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助理、肇庆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助理等4个公开政务渠道,深受群众和办事窗口欢迎。2022年,我市企业开办指标评价优秀,位列全省第七。我市企业开办智能导办机器人的相关信息入选《广东市场监管简报》予以推广。
上门帮办送照 提供贴心服务
4月11日上午,高要区市场监管局金渡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苏少芝和另外2名同事早早就去到金渡镇水口社区,为那里的群众送上营业执照。
“此前,金渡市场监管所来到水口社区为群众提供办理执照服务,这批新办理的执照打印完毕,考虑到群众这段时间忙于春耕生产,我们便主动送照上门。”苏少芝告诉记者。
水口社区居民莫泳元经营一家端砚加工作坊,今年以来他制作的端砚销量大增。
“除了游客前来购买外,平时我还通过直播端砚制作的方式带货。”莫泳元说,“随着销量的增加,不少游客和粉丝在购买的时候都要求我提供营业执照,但我平时只顾埋头加工,对申办流程和所需材料一无所知。”
水口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月18日,金渡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上门为有需要的端砚加工户统一办理执照,一下子就解决了群众的难题。社区共有150多家端砚加工户,在乡村振兴利好政策加持下,社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村民改变过去传统的简单代加工、粗放经营模式,有了经营主体资质后,近半加工户实现了自产自销,利润率提升了四成以上。
水口社区新村小组的种植大户莫裕伦承租了8亩山地种植观赏桃花,今年春节期间仅出售桃花就净赚8万多元。近几年桃花市场竞争激烈,莫裕伦转型做起了桃树认领业务,现在他基地里的1200多株桃花已有三分之一被珠三角的企业和个人认领。
“不少企业因为我提供不了营业执照而放弃认领,否则这片基地的桃花可能在春节前就被认领完。”莫裕伦说,现在有了经营主体资质,他对发展桃花种植产业充满了信心,准备大干一番。
“水口社区今年新增加26户市场经营主体,其中端砚加工户占了大半。”苏少芝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4月,金渡市场监管所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000多户,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和端砚加工领域。金渡市场监管所结合“育苗行动”,为有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上门帮办送照的贴心无忧服务,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广大群众创新创业创利创富的生机活力。
净增27551户
育苗行动实现“开门红”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牵头做好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中的“育苗行动”,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锚定目标,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工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打开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截至3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333617户,同比增长14.8%。全市净增市场主体27551户,完成年度净增7.5万户奋斗目标值的36.73%,第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迎来“开门红”。
“目前我市‘育苗行动’呈现出市场经营主体新增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两大优势特色,其中净增农林牧渔业市场主体7124户,占净增市场主体户数25.9%,有力深入地推进了‘百千万工程’、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快速行动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育苗行动”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统筹谋划,加强督导问效,以加快培育新增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提档升级。该局牵头会同各单位制定了《肇庆市2023年强化实施“育苗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育苗”重点任务,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定《肇庆市关于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营商环境改革、减税降费、金融帮扶、提振消费等方面出台10方面出硬招、实招、新招,为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该局还积极指导各地制定市场主体培育“一县一策”,加强市场主体发展数据日常监测。发挥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发展,引导督促具备条件但暂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户持照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名特优新”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健全“个转企”培育库,分类引导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积极推动“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企业开办“半天办成”“全程网办”服务,推行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探索推进“一照通行”改革,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