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县永丰镇为撂荒地“咸鱼翻身”提供新经验 土地“倒包反租” 企业“拎包入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盘活撂荒地是当前我市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一些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的撂荒地,却面临“嫁”不出去的尴尬。近年来,德庆县永丰镇探索出“倒包反租”的土地流转新模式,打造农业版“通用厂房”,顺利吸引多个规模农业项目落地,目前已成功盘活近3000亩撂荒地。新模式实现了盘活撂荒地、农业规模化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等目标,交出了乡村振兴的永丰答卷。

通过“倒包返租”,广东灏岚公司蓝莓基地成功落户永丰镇。图为施工人员正在搭建冷库,预计4月交付使用。

【编者按】

盘活撂荒地是当前我市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一些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的撂荒地,却面临“嫁”不出去的尴尬。近年来,德庆县永丰镇探索出“倒包反租”的土地流转新模式,打造农业版“通用厂房”,顺利吸引多个规模农业项目落地,目前已成功盘活近3000亩撂荒地。新模式实现了盘活撂荒地、农业规模化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等目标,交出了乡村振兴的永丰答卷。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1

为沉睡撂荒地开“良方”

多年来,德庆县永丰镇荔枝村的土地撂荒问题,一直是党支部书记梁植兴的一块心病。“种田收益低,村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了,杂草都长到跟人一样高了。”他一边说一边把手举到头顶,比划着杂草的高度。

事实上,每年都有“农老板”怀揣着项目来荔枝村考察,当看到村内道路崎岖不平,田里杂草丛生、且易发生内涝等问题,都直摇头。有的老板直截了当,希望村里先平整土地、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然后再谈合作。这让一个年集体收入只有三万多元的穷村犯了难。

当地土地撂荒的困境,永丰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罗超志也深有体会。2021年,他刚到永丰镇工作,走访中发现,不少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撂荒问题,甚至在交通便利的省道旁都有土地撂荒。“摸排后发现,全镇有约数千亩土地撂荒。”他告诉记者。

连片流转是解决土地撂荒的一道良方。然而,农业企业也有他们的要求:平整土地、不想逐家逐户与村民洽谈承包、希望有政府支持……每位客商都向镇里抛来一堆问题。

苦思许久,永丰镇镇委、镇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答案:土地“倒包反租”,企业“拎包入田”。 村委会向村民租赁土地,由帮扶工作队按照农业企业要求,筹资平整撂荒地、改善耕作条件,再返租给企业,村委会获得100至300元/亩的土地管护费。

当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后,镇一级按照土地平整难易度,给予相关村委会300至500元/亩的土地整治费用,解决撂荒地灌排水系不畅、道路不通、地块环境杂乱等难题。

罗超志透露,灵感来源于我市近年持续打造工业通用厂房的做法,以工业化理念,对村集体收储土地进行“标准地”建设,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建设模式,统筹推进标准农田建设。

2

“倒包反租”实现多赢

3月21日,永丰镇新乐村内,工人们正忙碌地搭建大棚。这是永丰镇通过土地“倒包反租”,成功落地的最大农业项目灏岚农业科技(德庆)有限公司。而在此前,公司负责人陈国昌戏称,他差点放弃在德庆投资。

作为德庆乡贤,陈国昌去年计划返乡投资种蓝莓。他走访德庆多个镇,却没有找到心仪地方。“我看中的地方,农田基础设施较差,需要我前期投入更多建设资金,这超出了我的预算。”他说。

就在陈国昌准备“移师”封开时,永丰镇政府主动联系上他,并介绍当地农业版“通用厂房”模式。多次会晤,陈国昌满意这个模式,决定在永丰镇投资蓝莓基地。

随后,新乐、南田两村仅用了58天,便完成从项目对接签约到土地流转。项目相关设施预计3月底可竣工,4月将交付公司投入使用,该项目预计年产值超3000万元,年增加村集体经济约10万元,解决100人以上就业。

据了解,陈国昌在佛山、云浮各有一个基地,而永丰镇基地投产时间预计比之前的快三个月。他告诉记者:“我在其他地方都没试过如此高效率和便捷度。未来计划在永丰镇发展蓝莓深加工产业。”

“倒包反租”有效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在圳边村,年过六旬的陈敬文正带领工人做好夜香花田间管理。村委会不但以每亩450元租用了他的土地,其本人也被项目方雇作管理者,每月收入三千余元。“其余务工人员每月收入也有近两千元。”广州魔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延宁补充道。

3

“通用厂房”遍地开花

荔枝村党支部书记梁植兴考察了邻村“倒包反租”项目后,也希望在本村复制该模式。然而,现实并未让他如愿。“我们村的荒地较为偏远,客商更愿意到交通便利的村投资。”他无奈地讲道。

永丰镇又拿出了新办法,结合偏远村缺少合作社等困难,决定由镇里成立德庆县德丰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当村委会与客商中间纽带。在公司协助下,吸引了肇庆市登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荔枝村下辖的驮孔村,借助土地“倒包反租”,盘活约70亩荒地种南瓜。

“项目一年产值约30万元,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收入,带动当地农户就业600人次。” 梁植兴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永丰镇通过土地“倒包反租”,目前成功落地近20个规模化农业项目,盘活近三千亩撂荒地,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永丰镇镇长陈树雄表示,该镇将继续推广农业版“通用厂房”招商模式,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增益。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