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把高质量发展的硬核之“巢”筑牢筑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在1月28日的全省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我市作出表态,将强化实施筑巢、引凤、投资、兴业等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而“十项行动”的“筑巢”行动,将通过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大平台建设,推动“一县一区”特色园区扩容提质,打造制造业集聚发展主阵地,为“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提供优质保障。(1月30日《西江日报》)

“筑巢引凤”的道理众人皆知,大型产业集聚区也好,“一县一区”特色园区也罢,作为产业项目的集聚地,只有把这个硬核之“巢”筑得更牢更好,才能为肇庆“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当”打开全新的窗口。

筑好高质量发展的硬核之“巢”,必须规划先行、系统考虑、整体协同。产业集聚区、特色园区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精准定位,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思路,紧扣特色功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效能布局;另一方面要把准节奏,在适度与超前之间分清轻重缓急,既打好提前量、又留足余量,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分秒等不起,事事慢不得,一着不让抓好道路、管网、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打基础、强筋骨、见形象。

“筑巢”资金从哪里来,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显然,单靠财政投入已不现实,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主力”,在用好专项债券、基础设施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银团贷款、“融资+担保+贴息”等新模式、新路径,让基础建设得到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

“软硬兼施”筑好巢,才能引凤来栖促发展。因此,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要紧紧围绕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在强化营商便利度、人才集聚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产业运营服务等配套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持续集聚和增长,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和产业承载力。

从报道上看,市环境局将强化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则按规定实施简化编制内容、豁免环评手续办理等改革措施。这样的保障服务多多益善,要把企业所需所盼贯穿“筑巢”行动的全过程,始终如一开好“绿波带”、当好“店小二”,加快疏通堵点、补上断点,确保企业进得来、驻得下、留得住、前景好。

因势而谋、乘势而上,今天的“筑巢”行动,为明天的经济增长打开更广阔空间、催生更强大动能。所以,必须把能量拉满、将马力开足。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