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携手风华高科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提高毕业生实操能力。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曾凌芳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今年以来,肇庆市通过政策支持、服务助力、权益保障、困难帮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据统计,2022年在肇高校毕业生28180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25071人。截至7月20日,在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20818人,毕业去向落实率超七成。
政策直通拓展就业岗位
记者从肇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了解到,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肇庆全面落实3.0版促进就业9条,开通就业政策直通车,通过印发实施《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聚焦我市“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用工需求,鼓励顶岗(跟岗)实习、入读校企合作订单班和优化调整院校专业设置,对留肇就业劳动者给予购房补贴等政策,促进毕业生在肇实习留肇就业。
在肇高校围绕肇庆市“主导+特色”产业布局,科学设置专业,拓展就业岗位,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肇庆学院与76家知名企业对接,建立33个就业见习基地;广东理工学院走访风华高科、肇庆小鹏、广东鸿图等市内10家重点企业和其他101家用人单位,新增1162个就业岗位和3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走访企业100多家,开拓就业岗位近1000个。同时,我市充分发挥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面向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设置相关专业,以地方主导产业为导向,立足肇庆服务肇庆。
对接重点企业推进校企合作。推动院校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落实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如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与风华高科、瑞庆时代、肇庆小鹏等9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
完善就业帮扶机制,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学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二级学院签订责任书,将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满意度作为毕业班辅导员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推动大中专院校把肇庆历史文化、宜居环境、发展前景融入就业指导内容和思教课程,培植学生留肇就业愿景,引导学生留肇就业。
落实补贴鼓励企业招用毕业生
肇庆全面落实就业创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补贴性政策,鼓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扩大就业岗位。根据国家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此外,用人单位如属于小型微型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用人单位组织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或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并且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每人每月按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不高于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的工作补贴金额,给予企业补贴。
根据今年初出台的《肇庆市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规定,用人单位如属于市内主导、特色产业企业,从2022年2月1日起自主招聘首次在肇或重新返肇就业劳动者(包括高校毕业生),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企业发放吸纳就业补贴。对入读专业订单班承诺并签订协议在我市“主导+特色”产业企业就业的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另外,肇庆对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发放扶持资金,对符合规定的创业大学生给予一次性10000元补贴。
实施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工程
肇庆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工程,将就业创业指导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发动和组织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及教育部“24365”等活动,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跟踪管理,提供“1311”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同时,我市还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定期向院校发布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组织企业进校园开展双选活动,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织密织牢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张网”,打通求职招聘“最后一公里”。2022年上半年,在肇高校共举办“双选会”7场,累计参会企业1371家,提供岗位39799个,参会学生22220人次,达成意向4717人,现场签约98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