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冯嘉颖
近年来,肇庆市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烈士纪念设施,高质量推进整修,全方面做好管护。截至2022年4月,全市已投入资金2179.8万元,55处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和零散烈士墓整修工作全面完成,管理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
肇庆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整修管护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联动宣传、检察、财政、自然资源、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成立了烈士纪念设施整修管护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肇庆市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由一名分管副市长牵头专题部署,提前谋划启动、摸清底数、编制预算,有的放矢做好资金投向,确保实现绩效目标。各县(市、区)贯彻省、市指示坚决迅速,按照“信息校核、规范整修、有效管护、宣传教育”四个全覆盖做好辖区烈士纪念设施摸底排查、日常管护和应迁尽迁、应修尽修等工作。
当前,肇庆已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主抓、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的高效工作格局。如,编办部门调剂编制,四会市和广宁、怀集、德庆、封开县成立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机构;鼎湖、高要区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增设管护职能和编制、人员,全市实现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机构全覆盖。宣传部门严格审定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标识、英名墙、碑记、简介等内容,细致校核烈士纪念设施和革命遗址数据。财政部门克服时艰,提前编制整修管护专项行动资金预算,并将管护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逐年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探索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确定、指导落实土地权属等工作。司法部门加强了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其他党史、民政、文广、媒介等职能部门和驻军单位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进一步在全社会彰显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鲜明导向。
坚持建管结合才能形成管护的长效机制。我市将烈士纪念设施整修管护工作纳入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检察部门牵头,联合宣传、财政等部门检查考核。各处设施均明确了具体保护管理责任和人员、签订了责任书,经费到点、责任到人,并按照“一处一档”“一处两台账”建立健全了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数据台账,加强了日常动态管护台账的续建完善,详细记录和收录了烈士纪念设施的历史沿革、名称等级、烈士事迹、建设情况、安葬情况、实物图片、环境图片、地图定位、管理保护、责任单位(人)、碑文批文、重要活动等信息。
围绕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时代主题,我市还充分挖掘肇庆烈士纪念设施的历史价值,收集整理完善重大历史事件、烈士生平等史料信息,宣传辖区内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和散葬烈士墓背后的英烈故事,将我市“铁军”叶挺独立团、农民运动、华南劲旅粤桂湘边纵队三大红色历史底蕴充分展现出来,推动红色传承、双拥国防教育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城市。
全市各级部门也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英烈、教育后人的红色主阵地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红色理想彰显时代特色,使纪念设施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