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李海霞
县领导在政务群线上督导征兵工作、军地合力为立功人员家庭送喜报、广宁籍现役军人化身征兵宣传代言人活跃在全县各大商超LED屏幕上……今年以来,广宁县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有利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聚焦征兵工作,形成了“创双拥活动为征兵工作助力、征兵工作为创双拥活动添彩”的良好局面。
用心扶持帮扶对象去当兵
“如果连征兵任务完不成,又怎么能实现双拥模范县九连冠?对于新兵伍镓乐退伍复学三年的教育费用,我们要想方设法全力支持……”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广宁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表示:为部队征好兵、送精兵是最讲政治、最见精神的拥军。
2002年出生的伍镓乐是广宁县坑口镇帮扶对象、返贫监测户。自幼丧父的他,去年母亲又因意外去世,成了一名孤儿。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下,在国家教育助学等政策的扶持下,伍镓乐考上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博雅学院。
从小深沐党恩的他深知,如果没有共产党的关爱、没有各级政府的帮助,他不可能顺利考上大学。他从小就怀揣一颗参军报国的军旅梦,今年春季征兵启动后,他毅然应征报名,经过层层筛选顺利入伍。
用情鼓励烈士子女去参军
黄宝晖是抗洪英雄、烈士马红梅唯一的儿子。
烈士马红梅生前为广宁县赤坑镇计生办主任,2006年8月4日在赶往洪水灾区途中遭遇塌方,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9岁,被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那年,黄宝晖不到6岁。黄宝晖深受母亲英雄事迹的影响,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去年8月份,刚拿到大专毕业证的黄宝晖,积极踊跃报名应征,可由于部分体检项目不及格未能如愿,当时的他很沮丧。
广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对黄宝晖十分关心,亲自上门跟黄宝晖做思想工作,并与县人武部沟通,帮助黄宝晖矫正下蹲不全的缺陷。经过半年靶向训练,最终黄宝晖通过体检,顺利入伍。
广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负责人深情地表示,以往总认为慰问驻地部队才是拥军,这样做路子窄、内容简、格局低。现在看来,把烈士子女送入军营也是拥军,并且舞台更大、影响更深。
用智动员大学生“带编入伍”
1999年出生的广宁县新兵刘振威是该县实行“带编入伍”政策后受益的第一人。他去年6月份毕业于肇庆学院体育专业,同年参加广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以优异成绩被该县宾亨镇中心学校录取。他从小就立志参军保家卫国,自今年上半年征兵报名通道开通第一天,他就毫不犹豫报名应征。通过层层筛选,他在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跨入军营,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应征前,刘振威其实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在编制和入伍之间左右为难,担心退伍回来后没了编制岗位。为了解决他的顾虑,广宁县人社局和县教育局、县人武部共同学习研究“带编入伍”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理顺了刘振威入伍后岗位保留等后续工作,让刘振威揣着一颗“定心丸”开启军旅生涯。
“让人民教师顺利当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逐梦军营,这对我局来说是一件至上光荣的事情。”广宁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县教育局将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对接县人武部探索“带编入伍”新模式部署,主动作为,全面动员,鼓励更多的符合入伍条件的在编教师报名参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