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首页 > 肇庆 > 广宁 > 正文
用心扶持 用情鼓励 用智动员——广宁县创新兵员征集与双拥工作融合发展机制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县领导在政务群线上督导征兵工作、军地合力为立功人员家庭送喜报、广宁籍现役军人化身征兵宣传代言人活跃在全县各大商超LED屏幕上……今年以来,广宁县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有利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聚焦征兵工作,形成了“创双拥活动为征兵工作助力、征兵工作为创双拥活动添彩”的良好局面。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李海霞

县领导在政务群线上督导征兵工作、军地合力为立功人员家庭送喜报、广宁籍现役军人化身征兵宣传代言人活跃在全县各大商超LED屏幕上……今年以来,广宁县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有利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聚焦征兵工作,形成了“创双拥活动为征兵工作助力、征兵工作为创双拥活动添彩”的良好局面。

用心扶持帮扶对象去当兵

“如果连征兵任务完不成,又怎么能实现双拥模范县九连冠?对于新兵伍镓乐退伍复学三年的教育费用,我们要想方设法全力支持……”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广宁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表示:为部队征好兵、送精兵是最讲政治、最见精神的拥军。

2002年出生的伍镓乐是广宁县坑口镇帮扶对象、返贫监测户。自幼丧父的他,去年母亲又因意外去世,成了一名孤儿。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下,在国家教育助学等政策的扶持下,伍镓乐考上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博雅学院。

从小深沐党恩的他深知,如果没有共产党的关爱、没有各级政府的帮助,他不可能顺利考上大学。他从小就怀揣一颗参军报国的军旅梦,今年春季征兵启动后,他毅然应征报名,经过层层筛选顺利入伍。

用情鼓励烈士子女去参军

黄宝晖是抗洪英雄、烈士马红梅唯一的儿子。

烈士马红梅生前为广宁县赤坑镇计生办主任,2006年8月4日在赶往洪水灾区途中遭遇塌方,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9岁,被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那年,黄宝晖不到6岁。黄宝晖深受母亲英雄事迹的影响,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去年8月份,刚拿到大专毕业证的黄宝晖,积极踊跃报名应征,可由于部分体检项目不及格未能如愿,当时的他很沮丧。

广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对黄宝晖十分关心,亲自上门跟黄宝晖做思想工作,并与县人武部沟通,帮助黄宝晖矫正下蹲不全的缺陷。经过半年靶向训练,最终黄宝晖通过体检,顺利入伍。

广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负责人深情地表示,以往总认为慰问驻地部队才是拥军,这样做路子窄、内容简、格局低。现在看来,把烈士子女送入军营也是拥军,并且舞台更大、影响更深。

用智动员大学生“带编入伍”

1999年出生的广宁县新兵刘振威是该县实行“带编入伍”政策后受益的第一人。他去年6月份毕业于肇庆学院体育专业,同年参加广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以优异成绩被该县宾亨镇中心学校录取。他从小就立志参军保家卫国,自今年上半年征兵报名通道开通第一天,他就毫不犹豫报名应征。通过层层筛选,他在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跨入军营,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应征前,刘振威其实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在编制和入伍之间左右为难,担心退伍回来后没了编制岗位。为了解决他的顾虑,广宁县人社局和县教育局、县人武部共同学习研究“带编入伍”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理顺了刘振威入伍后岗位保留等后续工作,让刘振威揣着一颗“定心丸”开启军旅生涯。

“让人民教师顺利当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逐梦军营,这对我局来说是一件至上光荣的事情。”广宁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县教育局将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对接县人武部探索“带编入伍”新模式部署,主动作为,全面动员,鼓励更多的符合入伍条件的在编教师报名参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