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区广利街道社区最美家庭开展“爱国爱党·守护家园”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树立家风新风尚。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依法带娃”成为家长们的“必修课”,家长学校也受到进一步重视。
记者获悉,近年来,肇庆市妇联把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中心,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的契机,推动村(社区)家长学校纳入城乡社区整体规划建设,目前,全市1549个村(社区)均建有家长学校,并按照“七有”的标准规范建设。
肇庆市妇联方面介绍,为解决村(社区)家长学校运转缺乏经费、缺乏专职人员等难题,去年,市妇联首次统一购买家长学校教材,订购由全国妇联编写的《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家庭健康知识手册》等5400册分发给村(社区)家长学校,让老师“有章可循”、有“内容可教”。
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也首次对1549名村(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进行全员轮训,聘请东莞市寮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具有丰富社区家庭教育经验的教师黄慧贤讲授社区家长学校如何汇聚资源开展工作,让村(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和妇联干部清晰了解村(社区)家长学校作用、任务和运作方式方法,反响很好。
此外,还在培育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78人组成的肇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推进家庭教育进村居。县、镇妇联则充分整合资源,发展壮大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专家+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打造家教工作的“智囊库”“服务队”“枢纽站”,组织他们到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将家教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据统计,肇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每年到基层开展各类家庭教育讲座200多场次,受惠家庭1万多人次。
依托这些家长学校,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幸福家庭分享会、父母成长计划、邀请专家讲授家庭教育新知识、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安全教育知识等,丰富家庭教育内涵。
其中,鼎湖区妇联的表现较为突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传统节假日、法律宣讲以及家风家教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鼎湖区妇联定期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还联合学校定期评选“社区好家长”“社区好小市民”,号召带动更多家长重视家庭、注重家风家教,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据了解,鼎湖区妇联以社区为单位,每季度由学校推荐属于该社区的10名左右品学兼优的学生,再由社区妇联执委进行家访,最后评选出“社区好家长”。评选出后,将会组织“社区好家长”“社区好小市民”互相交流,也会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让他们走上街头,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行为,呼吁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首批被评为“社区好家长”的温小姐坦言,获得“社区好家长”称号既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一份责任。要当好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为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美、社会和谐献出自己的力量。
去年,结合重阳节,市妇联、鼎湖区妇联联合举办了2021年肇庆市“情暖重阳话家风、孝老敬亲传美德”暨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在迪村社区家长学校,受邀请的10名坑口街道社区长者和50多名2021年度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成员代表欢聚一堂,有力地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同时,也传递重视家风的理念。
而为了用好用活社区家长学校,提高广大家庭教育能力水平,去年10月,鼎湖区妇联也开展了送家教下基层鼎湖专场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陈柯嘉为社区家长们授课,从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扼杀孩子学习动力的因素等多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讲解,同时让父母学会一套与孩子高效沟通的方法,从而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家庭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市妇联将继续打好“组合拳”,立足社区家长学校,面向广大家长,促进各级妇联持续联动,继续深入传播“依法带娃”、科学家教理念,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