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幼儿园大班学生与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起玩科学游戏。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通讯员 邓群英 周小红
“‘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要做到精减精炼,一年级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去设计,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小学与幼儿园儿童的身心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11月25日,肇庆市第一小学与肇庆实验幼儿园携手开展了幼小衔接“同课异构”活动,该校副校长刘炳潮在双方教师的集中研讨活动中这样说道。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转折期。今年,端州区申报了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并成功入选,现已确定肇庆实验幼儿园、端州区机关幼儿园、肇庆市第三幼儿园、端州区康源尚东幼儿园、端州区育才幼儿园、端州区百花园实验幼儿为试点园;肇庆市第一小学、肇庆市第四小学、肇庆市第十五小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市实验小学、肇庆市百花园小学等12所园校为试点。
目前,端州已建立了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联合教研制度。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把幼小衔接列入下半年教研工作重点,开展园校互动教研活动,形成幼小联系机制,推动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双方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具体包括三方联合教研机制、课程双向互动机制、教师交流机制、联合研修机制、幼小班级联谊机制、幼小互评机制。
在10月25日至27日,端州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组到深圳市参加为期3天的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准备阶段,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课程建设、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家园共同合作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为幼儿入学准备、入学适应做好各项准备。这些经验做法,今后将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助力端州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从秋季学期开始,端州进一步在试点园校之间建立深度合作机制,试点校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试点园同步研究入学准备活动,积极构建符合端州实际、有效促进幼小衔接的课程体系。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与康源尚东幼儿园是合作园校。10月11日,市十六小学邀请了康源尚东幼儿园教研团队代表在明月校区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幼小衔接交流研讨活动。双方就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小衔接以及小学如何开展小幼衔接、教师们如何养成课堂常规、如何抓住课堂生成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以此构建衔接通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肇庆市实验小学和端州区育才幼儿园也在11月初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11月2日,育才幼儿园邀请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师代表到园进行大班幼儿活动观摩教研,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并亲身感受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模式;11月4日,端州区育才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学生走进市实验小学的“科普大蓬车进校园”活动,了解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及教学模式。这些活动,强化了双方的幼小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共育机制。
根据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端州区确定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改革,减缓衔接坡度;基本建立幼小协同有效合作机制,实现双向衔接;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明显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减轻衔接难度;规范办学行为,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端州区教育局方面介绍,将以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项目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探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加快补齐公办学前教育短板,努力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端州区适龄儿童享有公平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能更顺利地实现与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