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城区19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 服务管理老旧小区他们有妙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龙马街小区位于端州区城西街道登高社区内,建于1989年,有楼宇15栋400多户住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11月25日下午,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公园里老人们正三三两两地下棋、打牌,偌大的小区,走了一圈,未发现乱堆放乱停车现象,环境干净,居民之间碰面时总会热情地打招呼。

鼎湖为民小区通过共建共治,原来杂草丛生的角落,如今变成了休闲健身小广场。

鼎湖为民小区通过共建共治,原来杂草丛生的角落,如今变成了休闲健身小广场。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根据《肇庆市关于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的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及《肇庆市城区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肇庆城区需通过多种管理模式,逐步实现191个(端州97个、鼎湖61个、高要33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服务管理全覆盖,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记者走访发现,各区各无物业小区的服务管理各有妙招,而通过服务管理,昔日脏乱差的现象已消失不见,老旧小区的入住率得到了提高,部分房屋的“身价”也上涨了。

端州龙马街小区:“一核三自”建设幸福小区

龙马街小区位于端州区城西街道登高社区内,建于1989年,有楼宇15栋400多户住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11月25日下午,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公园里老人们正三三两两地下棋、打牌,偌大的小区,走了一圈,未发现乱堆放乱停车现象,环境干净,居民之间碰面时总会热情地打招呼。

小区业委会主任陈文彬道出了背后“秘诀”:“我们通过‘一核三自’的模式管理小区,就是以党员引领为核心,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这是根据小区实际情况而定。2013年年底,物业撤场后小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出现了连续几天晚上摩托车被盗的事件。吴瑞先、陈文彬、梁招廷等老党员率先行动,自发组织党员和热心居民组建起义务巡逻队维护治安。在登高社区的协助下,2014年5月小区正式成立了业委会,并管理小区至今。而业委会12名成员中,有11名是党员。

陈文彬介绍:“小区退休干部职工有200多名,老党员有97人,退伍军人有150多名。大家对管理小区热心积极,《龙马街小区业委会各岗位职责》是老支部书记吴瑞先花了一星期制定的。”

处理小区事务,党员们总是冲锋在前:小区修路面建公园,他们挑沙担泥搬砖;树枝过于繁茂带来隐患,老党员们带动热心居民组成修剪队,将小区100多棵大树修剪好……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了作用。

这些老党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在他们的带领下,热心处理小区事务的居民越来越多,小区管理得越来越好,甚至吸引了附近小区的居民捐献乒乓球桌、参加联欢晚会等。

鼎湖为民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位于鼎湖区广利街道广利社区的为民小区,在街道、社区、小区党员群众共建共治之下,实现了居民群众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

广利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何颖晋介绍,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16栋住宅楼,是原镇政府、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宿舍楼,因无物业管理,小区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居民意见很大。

乘着创文东风,在街道的努力下,广利社区建立了“一个支部,两级平台,四名助手”共治无物业小区的治理格局,在为民小区推进“1+2+4+e”模式。

其中,“1”是指一个支部。在市、区直结对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带领下,组织小区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邻里先锋服务驿站,团结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小区的治理。为民小区邻里先锋服务驿站第一书记胡为泳介绍,群众对小区管理有意见、建议的,都会到驿站与他沟通。他笑着说:“有空来这里聊聊天,成为了许多居民的习惯,有意见的就很少。”

“2”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指导管理、小区居民议事会民主协商的两级平台自治。为民小区已成立由1名小区长、15名楼道长及社区挂点干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小区居民自治组织,设置议事厅协商处理小区事务,让居民们参与治理。

“4"是指党员志愿者、保洁员、保安员、劝导员四名助手常态化参与小区管理,为小区增添“党员管家”“群众管家”。“e”即建立“为民微小区”公众号、利用城市“E+人”APP、“城市共治”小程序收集群众意见。因小区居民大部分为老年人,且党员志愿者、邻里先锋服务驿站就在身边,有问题可直接向他们反映。如今“e”的作用已经明显减弱。

小区的“实事墙”上,展示着桩桩为民实事,每一个居民诉求,都会迅速得到党员解难,并展示成效。文化长廊的“一寸光影”,更是用前后对比的照片,展示了小区共建共治成果。

居民何彩虹介绍,共建共治之下,小区每天干净整洁又舒适,治安明显改善,一些已经搬出去的老人家又搬回来了,也有越来越多的租户入住。

高要区府宿舍小区:网格化管理管出舒适环境

高要区府宿舍小区位于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3号,小区呈完全开放式,道路四通八达,是高要面积比较大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在实施网格化管理前,这里垃圾成堆、车辆乱停放,“牛皮癣”小广告贴满了每栋楼的楼道。如今,小区内车辆有序停放,铺上了沥青路面,原来的脏乱角落、菜地变成了健身广场、居民闲坐处,纵横交错的各类电线也已牵引整齐,小区环境变得十分舒适。

据悉,在创文中,高要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将城区划分为各个网格,把环境卫生管理等任务分解到每个网格,各网格由1名区领导挂点,1个区直部门牵头包干,5至6个责任单位挂点负责,各单位各司其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高要实现了33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服务管理全覆盖。

区府宿舍小区被纳入高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包干的网格,有4个责任成员单位,每个单位会派出工作人员轮值巡查网格。采访当天,高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陆建洪及同事伦裕洪正在小区内巡查,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督促居民做好环境卫生等。

陆建洪介绍,巡查中若发现问题,网格员能处理的就现场处理,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的,就在网格工作群上反映,问题都会被“秒杀”;居民遇到问题,也首先向网格员反映。

在该小区主要道路的墙上,介绍着小区管理制度,包括文明养犬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居民议事制度等。而网格负责人、社区负责人、保洁负责人、保安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等,也公布在小区多处显眼位置,方便群众及时迅速反映诉求。

陆建洪等人介绍,网格化的服务管理方式,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赞赏,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