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贤花(右)向村民了解种植作物情况。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走进广宁县古水镇什洞村,谈起黎贤花,村民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夸赞之语脱口而出,每一句话都带着昵称——“花姐”,仿佛她就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村民身边的邻家好大姐。当得知黎贤花荣登“中国好人”榜,村民们更是异口同声道:“花姐就是我们村里的大好人。”声声夸赞,让站在一旁的黎贤花眼睛笑成了弯月,此情此景,什洞村相融共生和谐幸福的气息分外动人。
坚守什洞村27载,作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贤花生于斯长于斯,如今更是将半生岁月奉献于此。她用真情真意真心,走进村民心间,成为新时代的佳话。
无微不至的“贴心妈妈”
每周六早上,什洞村委会大院都会格外热闹,50位村里的小孩背着书包,早早地来到村委大楼的“留守儿童驿站”,大家快速占好课桌,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开始埋头认真写作业。
黎贤花和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没有闲着,挨个走到孩子身边,教导他们完成作业。有的孩子动作快,写完后便跑上村委三楼阅览室,捧起课外读物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由此,村委大楼便成了孩子们的课后游乐园。
留守儿童驿站建设的背后,折射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心细如牛毛的黎贤花对此早已有了谋划,从去年起便着手建设驿站。孩子课外的去处得到解决,黎贤花把目光又转向村里的希望小学。一次偶然进校,她发现校园的公用厕所俨然旧时茅房一般,不免心头一紧。隔天便发动社会资源,筹集善款,不出多日,校园公厕已“改头换面”。
村民疑惑,整天闲不住的黎贤花,到底是怎样发现这些细碎问题的呢?还没等村民反应过来,黎贤花又带着一车子暖衣厚褥,走进了村里低保户家中。
“我的心在这里,当然什么都能发现,都能记在心上。”黎贤花轻轻地说道,仿佛这句话和这些琐碎的村务一样,很轻但在她心里却很重。
果敢力行的“拼命三郎”
1994年,卸下什洞村妇女主任一职,黎贤花以高票当选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同时,她还揽下了一只“烫手山芋”——25条自然村的村道建设。一时间,好事者在村中断言,黎贤花绝对不可能完成任务。
但好强倔强的黎贤花硬是“剑走偏锋”,凭借着果敢力行的作风,当选第二天便宣讲村道建设的美好前景,呼吁村民捐款修路。与此同时,她还主动联系了工程队,随时准备动工建路。
“我当时想着,如果暂时筹不到钱,我就把自家的房产拿去抵押,向银行借贷,也要把村民的出行难题先解决了。”正当黎贤花拿着房产证明前往银行的时候,怀揣着钞票的村民们气喘吁吁跑来——“花姐,钱筹到了!”
接过零零碎碎、皱皱巴巴的纸币,黎贤花顿时泪盈眼眶,“我手里捧着的是全村人的信任和期望。”随后,历时一年,什洞村下辖25条自然村共20多公里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至此,村民告别了泥路绊脚、晨出翌返的日子。而当年的好事者,如今也心悦诚服。
做事风风火火的黎贤花说一不二,说干就干。她筹集资金建造村委办公大楼。开辟林道,提高村民砍竹收益。立足乡情,创立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致力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27年里,步履不停。什洞村的变化都离不开黎贤花的心血倾注。“都说我把什洞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其实是什洞村和村民,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让我能初心如故。”
刚正不阿的“村务法官”
黎贤花是“善变”的,站在公正纪律面前,她成了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大法官”。数年前,恰逢环保督导检查,在自查阶段,黎贤花发现辖区内有一家工厂环保指标不合格,排气极臭。而厂负责人亦是村中亲友。怎么办?黎贤花毫不犹豫,细致登记在案,并上报上级。经过环保核查,该厂需要关闭停业,一时间,对方的斥责声、谩骂声不绝于耳,昔日情谊再难维系。
夜深人静的时候,躲在一旁的黎贤花默默掉眼泪,“老父亲说过,为人处事要清明公正,宽量大度,我记在心里了。如今身在其职,就要担负起责任,不然怎么对得起全村人的信任啊。”把眼泪抹干,把委屈咽下,把诋毁放下,走进村委大楼,她又风风火火地忙起村务来了。
“花姐是村中最公正的人,我们只相信她的决定。”如今,在什洞村无论大争小吵,仿佛只要黎贤花来了,正义就到了,争吵也能消失了。她在村民心中,不再只是贴心好大姐,还是家人,更是刚正不阿的“大法官”。
2020年,黎贤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她回忆道,“习近平总书记步入大堂时,我感动得哭了啊。那一刻,27年来的所有的喜悦、委屈、奋斗、坚持,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化成今天的力量,鼓舞着我,不能辜负肩上的责任和国家的认可。”黎贤花笑笑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