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陈家飞(左)在疫苗接种点当起志愿者服务村民。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入选,成为我市上榜的两个村之一。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江美村有何过人之处?记者就此前往了解。
江美村是有名的“红色村”,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这里代代传承。
10月27日,记者来到该村“初心堂”内的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点,退役军人志愿者、村理事等正为村民核对、登记信息,忙得不亦乐乎。
50岁的退役军人陈家飞是其中一名志愿者。平日里,他时常护送村内小孩上学放学,村里抗疫、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帮忙,他二话不说就报名。
自然村合记村老党员、烈士后代陈诗华虽已70多岁,但依然不服老,他认领的“党员责任岗”范围包括合记村、新屋村和大崀村,主要职责是看护公共设施、治理环境卫生和处理突发事件,包括调节矛盾纠纷、协助排灾救急等。江美乡农民协会史迹陈列馆、村委会礼堂内经常能看到他义务讲解的身影。
走在村中,巷道干净整洁,每家每户的门口干干净净。江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升传介绍,江 美 村 以 党 建引 领,带 动 群 众 共治,通过网格化,以点带片推进乡村治理。19个自然村被分成7个片区,每个片区均成立小组,党员担任组长认领“责任岗”,带动村民、乡贤参与村中各项事务。
江美村的治理,既有南街街道干部、村干部、党员挂点包片,社会爱心团体不定期参与,也有村中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队以及义工服务队作为主力。
建设“红色村”后,江美村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陈升传介绍:“很多村民踊跃出谋献策,无偿捐献宅基地。”江美村有近一半村民外出务工,部分人一年才回来一两天,但是每年收保洁费时,村民都通过微信群迅速交齐,不用催促。”
同时,江美村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每年,在志愿活动、村中事务、做好自家门前三包等工作表现突出的,各自然村的干部会推选给村委,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通过后,颁发奖状奖品。而做得不好的,则作出相应惩罚,如不能使用村中祠堂摆酒席等等,被惩罚家庭成员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抵消惩罚。
为了更充分调动全体村民参与共治的积极性,江美村已和当地移动公司合作,计划以户为单位推进积分考核制度,设置文明家庭、光荣之家、敬老之星等荣誉,根据村民积分高低每半年评议一次。
陈升传认为,乡村治理首先要提高村民意识,培育文明风气,通过美好环境改变村民思想,有效地维护“红色村”的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