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夏紫怡)长期以来,部分公众对艺考往往贴上“高考捷径”“曲线高考”“等标签,而今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从诸多方面明确了艺考招生的改革任务,或使这种局面有所改观。
《指导意见》指出: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等。
从近年来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来看,各大高校艺术类招生工作与艺考改革方向逐步趋于一致。以肇庆学院为例,该校从2014年就响应教育部号召,停止省外艺术校考(美术和音乐舞蹈类)即认各省统考成绩;而对于尚未举办广东省统考的书法学专业,该校在2019年承担校考,2020年由省组织校际联考,2021年则有了省统考进行招生。
“改革措施出台后,文化课成绩的比重将逐步上升,估计未来或会和专业课对等,成五五占比的趋势。”肇庆学院招生办副主任谢达新介绍,目前艺术类招考的综合成绩中,文化课成绩占比为40%,未来将扭转艺术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加强对文化综合素质的考查。“对于高校而言,改革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高校艺术类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肇庆学院艺术类每年招生约1200人,其2021年广东省普高(不含提前批)艺术专业录取最高分情况,美术学(师范)为510分;音乐学(师范)为510分;音乐表演(师范)为530分;书法学(师范)为531分。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我市艺考人数亦有所增长。
面对政策的改革,应该考虑、衡量哪些因素?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职业生涯规划师林冠娟介绍,考生和家长务必从考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做好职业生涯有益于考生考上大学,更要考虑到上了大学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最基础的工作首先要知己,即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性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只有正面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艺术路径做出正面的选择。“毕竟艺术类的专业领域相对狭窄一些,只有提前建立纠错机制,提前规划,未来的路才越好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