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全力推进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访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日前,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政治意识、家园意识、担当意识、效益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解决制约全市卫生健康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具体实践,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陈肇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振奋人心,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肇庆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政治意识、家园意识、担当意识、效益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解决制约全市卫生健康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具体实践,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抓防范应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网络。加快推进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构筑免疫屏障。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风险管控,严格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肇人员和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指导做好粤港跨境货车司机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入境货物检疫消杀,持续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突出抓好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加强高风险从业人员封闭管理。强化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准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增强医疗救治力量。

二是抓党的建设,促队伍素质大提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继续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10件卫生健康重点民生实事。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坚持“把支部建在科室上”,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公立医院各内设机构和所属各单位。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和技术团队,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千人强基计划”,夯实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是抓体制改革,促管理机制更完善。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升定点救治医院的救治能力和133个规范化发热门诊(诊室)的接诊处置能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落地见效。支持和规范社会办医。

四是抓综合配套,促体系建设上台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快市直8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推进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内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74元以上,为常住居民免费提供29类服务项目。推进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筛查工作,强化免疫规划,加强艾滋病等重点疾病防治。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力度。实施中医药“六大振兴行动”,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推进医养结合。

五是抓医疗技术,促质量服务上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心梗和脑中风急救通道,建成10个胸痛中心、建设10个卒中中心,100%的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完成防治体系建设工作。将使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在5-10分钟内实现快速心梗诊断,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救治赢得时间。市一医院加快建设国家级标准的5大急救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与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建设专科达10个以上。推进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肇庆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升级建设后的4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县级公立医院形成服务能力。加快市级全民健康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服务,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六是抓医德医风,促医患关系更和谐。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医务人员大力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及伟大抗疫精神,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紧盯医疗机构仪器设备、药品耗材购销以及开方用药等方面的不正之风,持续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