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心地玩抛圈游戏。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这个暑假过得充实又开心,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不少新知识。”这是参加今年暑假托管班学生们的心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轻松”,这是我市首试学校开展暑假托管班收到的效果。
7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各地迅速跟进,制定托管措施。我市也不甘落后,于7月下旬制定了方案,并在全市各地共19所学校试点推行。截至目前,全市受惠学生超3000人。
我市暑托班分两期进行,每期为10天。“上完第一期的学生,感受到了暑托班的乐趣,有三成学生又报名第二期。”肇庆市第十六小学校长卢少延告诉记者,该校两期暑托班吸引了来自端州区21所学校共400多名学生参加,其中外校学生超四成。
卢少延认为,暑托服务是三胎政策和“双减”政策的配套,是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瞄定目标,做好长远规划。从方案的几易其稿,到执行的反复分析与改进,才形成了如今较为成熟的可借鉴、推广的样本。
“首先,课程设计要有趣、有吸引力,同时不断打磨成有生命力、可延续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遵循自愿报名原则,每个教师确保不超过三天的课时;第三,链接社会资源,‘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卢少延告诉记者,他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反思,打破了课程、课时、课费和教师的壁垒。同时引进校外培训机构的优秀教师来上课,而不是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打破了校外培训机构变相进学校的壁垒。
参加暑托班授课的苏晓燕老师告诉记者,通过两天半的上课,既轻松又有成就感,还能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受访学生表示,暑托服务没有课业负担,让暑假变得轻松有趣。
在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开心地上完体育课,又跟着老师学习小钟琴,脸上洋溢着笑容。该校副校长李观女介绍,参与暑托班的学生有180多名,大多数学生的父母是双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此前每年暑假,学生的看护成为家长的“痛点”。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只能将孩子送回老家或单独放在家里,安全隐患较大。
今年读二年级的毛柔惠说,她老家是湖南的,父母都要工作,以前放假了只能一个人在家。今年参加了学校暑托班,学到了自己很想学的绘画和音乐。李观女说,起初家长都顾虑暑托班的效果,担心孩子学不到东西,经过实践后,他们消除了顾虑。“家长很满意,学生很开心。以后暑托班会一直开下去。”
肇庆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暑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