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全市3000多名学生受惠 “官方带娃”圆满收官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7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各地迅速跟进,制定托管措施。我市也不甘落后,于7月下旬制定了方案,并在全市各地共19所学校试点推行。截至目前,全市受惠学生超3000人。

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心地玩抛圈游戏。

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开心地玩抛圈游戏。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这个暑假过得充实又开心,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不少新知识。”这是参加今年暑假托管班学生们的心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轻松”,这是我市首试学校开展暑假托管班收到的效果。

7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各地迅速跟进,制定托管措施。我市也不甘落后,于7月下旬制定了方案,并在全市各地共19所学校试点推行。截至目前,全市受惠学生超3000人。

我市暑托班分两期进行,每期为10天。“上完第一期的学生,感受到了暑托班的乐趣,有三成学生又报名第二期。”肇庆市第十六小学校长卢少延告诉记者,该校两期暑托班吸引了来自端州区21所学校共400多名学生参加,其中外校学生超四成。

卢少延认为,暑托服务是三胎政策和“双减”政策的配套,是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瞄定目标,做好长远规划。从方案的几易其稿,到执行的反复分析与改进,才形成了如今较为成熟的可借鉴、推广的样本。

“首先,课程设计要有趣、有吸引力,同时不断打磨成有生命力、可延续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遵循自愿报名原则,每个教师确保不超过三天的课时;第三,链接社会资源,‘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卢少延告诉记者,他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反思,打破了课程、课时、课费和教师的壁垒。同时引进校外培训机构的优秀教师来上课,而不是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打破了校外培训机构变相进学校的壁垒。

参加暑托班授课的苏晓燕老师告诉记者,通过两天半的上课,既轻松又有成就感,还能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受访学生表示,暑托服务没有课业负担,让暑假变得轻松有趣。

在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开心地上完体育课,又跟着老师学习小钟琴,脸上洋溢着笑容。该校副校长李观女介绍,参与暑托班的学生有180多名,大多数学生的父母是双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此前每年暑假,学生的看护成为家长的“痛点”。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只能将孩子送回老家或单独放在家里,安全隐患较大。

今年读二年级的毛柔惠说,她老家是湖南的,父母都要工作,以前放假了只能一个人在家。今年参加了学校暑托班,学到了自己很想学的绘画和音乐。李观女说,起初家长都顾虑暑托班的效果,担心孩子学不到东西,经过实践后,他们消除了顾虑。“家长很满意,学生很开心。以后暑托班会一直开下去。”

肇庆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暑假。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