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双向联动救人也救心 援助流程科学易实操 “关爱生命”的广宁经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5月18日傍晚,16岁的敏华(化名)点开早上在学校所拍的初三毕业照,湛蓝的天空下,她扎着马尾,昂头挺胸,与同学并肩而立,笑容灿烂。敏华把毕业照转发给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师卓瑞球。“卓老师,好久不见,我快毕业了,想见见您,不忘您的教诲。”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特约记者 凌杰

心理咨询师卓瑞球(左)点赞曾经的问题女孩敏华成功走出阴霾,开始新的人生。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心理咨询师卓瑞球(左)点赞曾经的问题女孩敏华成功走出阴霾,开始新的人生。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5月18日傍晚,16岁的敏华(化名)点开早上在学校所拍的初三毕业照,湛蓝的天空下,她扎着马尾,昂头挺胸,与同学并肩而立,笑容灿烂。敏华把毕业照转发给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师卓瑞球。“卓老师,好久不见,我快毕业了,想见见您,不忘您的教诲。”

看着屏幕里朝气蓬勃的敏华,卓瑞球欣慰极了,他知道,那个曾经让大人们头疼的“问题少年”,正在发生着蜕变。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广宁县不遗余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造24小时“关爱生命”心理援助热线的成果。

首创全市双向联动先河

去年9月,在广宁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的支持下,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正式开通“关爱生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主要提供24小时热线线上服务,线下预约“面对面”倾诉服务等。

众所周知,心理问题往往不能只靠一通电话,便能达到心结全开的效果,如何做好追踪服务,高效化解因失控情绪所致的紧急事件,成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棘手问题。

一人一档,双向联动,多方协作,是广宁县“关爱生命”对上述难题所交出的高分答卷。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项目负责人赵婷介绍,项目实施至今,在实现“一人一档”,有效介入的基础上,已成功联动公安、民政、团委、工会等政府部门,搭建起一套随时联系,即时沟通,灵活解决的联动高效机制,同时也实现服务对象信息资源共享。“目前项目团队共有三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其中两位执业时间已超20年。”

去年,螺岗镇小魏(化名)因误信他人,被骗16万元,多次追讨骗款无果之下,小魏万念俱灰,一时冲动爬上屋顶,欲用跳楼的极端方式宣泄情绪。

“我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在场的警察、村委干部、消防员商讨营救方案。心理咨询师在旁安抚小魏的情绪,分散他的注意力,随后公安消防一冲而上,将他拉下来了。”说起实战营救自杀者的经过,赵婷仍历历在目。

经此一役,赵婷认为,专业人才的支撑和社会资源的高效联动,是化解心理矛盾、及时干预危机的制胜法宝。

据统计,项目自去年实施至今,已成功挽救轻生者29人。

专业定制个性化援助

作为广宁中学的心理教师,卓瑞球已在心理教育行业深耕20余年。在“关爱生命”项目正式启动以前,他便加入了阳光志愿者协会,为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奔忙。

在热线开通后,细心的卓瑞球发现,在来访群体中,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占比达78%,“很明显,当下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很突出。”而敏华便是其中一位。

5月25日,记者见到了敏华。她告诉记者,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从小她便跟在奶奶身边长大。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所造成的双重情感缺失下,敏华愈发渴望得到关爱。上初一,叛逆情绪作祟,敏华出现了自暴自弃、厌学逃课、与社会青年交往的情况。

面对令人头疼的“问题少年”,学校主动向卓瑞球求助,希望借助“关爱生命”平台,让敏华迷途知返。

秉持着“一人一档,一案一法”的理念,卓瑞球尝试了解敏华背后的家庭。“和她交谈时,只要涉及家人,敏华都会低头哽咽。家人是她的软肋,也是她情感缺失的根源。找准诱发心理问题的中心点,并结合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化援助方能事半功倍。”卓瑞球发现,因为敏华身体欠佳,时常需要药疗,在外打工的父亲非常关心女儿的健康状况。

“爸爸是很爱你的,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离开你,如果你再不懂得他的良苦用心,怎么做他的小棉袄呢?”卓瑞球的循循善诱,直击敏华内心脆弱的交点,她狠狠地点点头,知道自己要摒弃颓废,做爸爸坚强的小帮手。

敏华笑着对记者说,那一刻,是她决定要改变的转折点。“现在我正全身心准备中考,我已经计划好了,尽力考上高中。将来,我要守护好爸爸和奶奶。”

敏华的转变,是“关爱生命”24小时热线项目成功延伸的例子,过去一年中,该项目热线服务183人次,介入人数102人,67%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摸索出两套援助流程

线上电话,微信咨询,线下面谈,服务渠道的多元化,是“关爱生命“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特点之一。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个体;处在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有自杀风险的个体;寻求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个体。如此一来,精准识别潜在有自杀风险的人,提高热线服务针对性,最大程度发挥联动机制便显得至关重要。

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根据来电者自杀危险程度和自杀高危来电情况,摸索出了一套《来电者自杀危险程度评估流程》和《自杀高位来电评估流程》。

“一套流程,有利于我们心理咨询师接电后,在短时间内评估来电者的潜在风险性,一旦发现情况紧急,会启动联动机制,通知公安等部门协同救助。”广宁县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国顺介绍,如在《自杀高危来电干预流程》中,对于正在实施自杀者,我们会按照先安抚心情,了解自杀方式,获取来电者地址,确认身体状况,在线关注陪伴,保持通话直至救援到达等流程施行。

今年,广宁县将投入300万专项资金,并将该项目列入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关爱生命”热线宣传和服务对象。广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罗佰勇介绍,接下来,针对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特点,利用信息手段,建立“县级智慧心理云平台”,并在“关爱生命”热线项目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在县城2间中学和乡镇2间中学试点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全方位多渠道用心护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