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学生迷盲盒家长很头疼 心理教师:容易养成赌博心理,应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购买后打开才知道自己买到什么。这种赌运气的产品,如今在肇庆城区校园周边的文具店、书店成为热销产品。问题也随着而来,部分学生热衷购买盲盒甚至成瘾,让家长头痛。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购买后打开才知道自己买到什么。这种赌运气的产品,如今在肇庆城区校园周边的文具店、书店成为热销产品。问题也随着而来,部分学生热衷购买盲盒甚至成瘾,让家长头痛。

市民周女士的女儿在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汇星校区读五年级,每天喜欢在校门开之前到学校旁边的文具店逛一下。有一天,周女士无意中打开女儿的书包,发现装了满满两笔袋各种圆珠笔。“她说这些都是买盲盒得来的,款式都不一样。”周女士无奈地说,除了外观不一样,这些圆珠笔和普通笔一样,价格却很高。“每个盲盒5元,里面就是一支笔。”女儿为了买到所谓的“限量版”,经常去购买。“放学接她,也总是说要去文具店看看,其实就是想买盲盒。”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市民梁女士的女儿身上。“感觉她已经上瘾,经常说要去文具店,每次去都要买盲盒,不买就发脾气。”

5月15日,记者在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肇庆市实验小学、端城小学等学校周边文具店和书店看到,盲盒、盲袋琳琅满目,摆放在店内抢眼位置,产品包括限量款中性笔、明信片、小玩偶和明星小海报等,甚至有些课外书也被做成了盲袋。笔类盲盒一般售价5元,明星小海报、小玩偶等,售价从十几元到五十多元不等。有文具店老板表示,盲盒类产品卖得最好,“一大盒笔有时一天就卖完了。”

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小罗介绍,女生喜欢买盲盒文具,男生喜欢买与游戏有关的。“我最喜欢‘樱花笔’,有一次我抽中了想要的那款,同学都羡慕,后来几次她们都让我帮忙抽。我们班有个女生,有一次为了买到想要的那支笔,把一整盒都买了。”她说,父母也不同意她买盲盒,就私下用零花钱买。

对于学生热衷购买盲盒现象,肇庆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教师江端英介绍,盲盒里的东西类似一种“奖赏”,在拆开盒子那一刻,孩子得到如“奖励”般的心情,得到快感,还能缓解不良情绪。而且,与同学分享拆盲盒的喜悦,能够帮助孩子得到同学的关注、接纳与认同,增进人际关系和群体的归属感。但是,盲盒产品都不一样,就容易导致孩子养成赌博心理,有上瘾的可能,比如没有购买盲盒时感到十分不自在,甚至产生了烦躁、焦虑等情绪,有的开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容易出现偷窃、说谎等不良行为。

“盲盒可以买,但家长要帮助孩子识别购买盲盒背后的动机,引导孩子适当地购买,或者从其他方面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江端英介绍,盲盒里的文具一般比普通的文具贵上好几倍,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讨论盲盒价格与价值的问题,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虽然未接待到因购买盲盒上瘾而求助的学生,但她提醒,发现自己止不住想要购买盲盒,并有偷钱购买的想法时就要注意了,要理性制止自己,寻求家长的帮助,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