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超九成村民清明以鲜花水果文明祭拜先祖 鼎湖同古村移风易俗入民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清明节虽已过,但同古村里仍有村民趁着周日上山祭拜先祖。沿着山路,途中所见山坟墓碑前皆有一束束鲜花、苹果、包子等祭祀品,唯独不见纸钱灰烬、元宝烛香,也不见鞭炮燃尽后的纸屑。

西江日报讯(记者 潘粤华)“以前清明祭拜时,鞭炮声不断,坟头常见纸钱灰烬。今年大家改用鲜花、水果追思先人。清清朗朗,风气一新。”昨日,鼎湖区凤凰镇同古村村民邹复林开心地对记者说道。今年清明,同古村里九成以上村民改掉传统旧习,以文明祭拜的方式追思先人,掀起了移风易俗新风尚。

清明节虽已过,但同古村里仍有村民趁着周日上山祭拜先祖。沿着山路,途中所见山坟墓碑前皆有一束束鲜花、苹果、包子等祭祀品,唯独不见纸钱灰烬、元宝烛香,也不见鞭炮燃尽后的纸屑。

“今年3月下旬,村委会就召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宣传动员会,还派发宣传单张,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倡议村民保护生态,文明祭拜。”同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锦荣介绍,村民们非常配合支持,有超过九成的村民进行了文明祭拜。

村民摒弃延续了上千年的祭拜旧习,这背后是同古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文明内核在新时代下悄然嬗变的结果。

同古村地处九龙湖水库库区内,毗邻鼎湖山,有240户1051人,是2019年鼎湖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对象之一。从2018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至今,同古村已变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村民的文明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先祖在心中,文明祭拜也能表达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同古村第二村民小组村民温水娇说道。

村民邹复林的家族每年清明需祭拜四五位先人,按照传统祭拜方式准备祭拜品需600多元,要花四五个小时才能祭拜完。今年改用鲜花、水果祭拜,费用减少了三分之二,时间也不到两个小时。邹复林说:“文明祭拜省时省力省钱,还大大减少了火灾隐患,保护了生态,村民们都很乐意接受。”

“幸福生活不是靠向祖先烧香‘烧’出来的,而是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扶持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出来的。”今年,同古村第一村民小组村民邹金海第一次以文明祭拜的方式祭拜先祖。他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被安排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有了每月1600多元的稳定收入。“我家有低保,老婆有每月400元的残疾人补贴,儿子读高中每年有3000元的教育补贴。镇里统筹的扶贫产业项目我也享有分红。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鼎湖区凤凰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清明前,凤凰镇制定了清明节森林防灭火安全防护工作方案,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并倡议民众采取线上追思、鲜花祭扫、网络祭祀等绿色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同古村是凤凰镇做好森林防火和新时期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工作的缩影,凤凰镇将以该村为示范,引导、推动全镇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