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突然变冷,家住端州区荷香街的张宝仪赶忙取出两件小棉袄,给住在高要城区的外孙女送去。她带去的小棉袄,是女儿小时候留下来的,已保存了近30年。而和张宝仪同龄的很多朋友,当年子女的衣服早就不知去向。
张宝仪是一位投资者,手头有房屋和商铺出租,家境殷实,又乐善好施,大家叫她“豪气姐”。但在生活方面,她很节俭,能用的东西尽量循环使用,不轻易浪费。
在张宝仪的大衣柜里,还保留着一些干净完好的小孩衣服,“这是我女儿小时候穿过的,质地都很好,不舍得扔,每年我都会进行除霉消毒,不少已送给了亲戚。”张宝仪告诉记者,她今年1岁大的外孙女所穿的衣服,不少是女儿小时候穿过的。
不仅如此,张宝仪还将女儿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挑了一些比较好的保存下来,如布公仔、小手鼓之类,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送给外孙女玩耍。这一切,让张宝仪的女儿感到惊喜,“在小孩衣服、玩具等方面,不但省了钱,还很有意义,我以后也会这么做。”她笑着对记者说。
在餐饮方面,张宝仪也体现了节俭的一面,“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要剩余,确保生活质量。”有时外出饮早茶,即便桌上只剩余一个肉包或一粒干蒸,张宝仪也毫不犹豫打包。她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只要和张宝仪外出吃饭,桌面都“光盘”,“能吃的留给自己,吃不了的用来喂猫狗,物尽其用。”
据张宝仪的爱人说,他家的水费、电费,每月都比左邻右舍少一些,“我家的洗菜洗米水都用来浇花淋草,基本用不上自来水,有剩余的就用来冲厕所。”
记者发现,在张宝仪家里,电器的插座基本都带有独立开关,如电视机、电热水器等,只有在使用时才打开插座开关,接着再使用电器。“如果电器直接插在没有开关的插座当中,会产生一定电量的消耗,可别小看它们,家里这么多电器,积少成多就会产生电费。”张宝仪说。
然而,张宝仪的节俭并不代表吝惜,每年春节、中秋节或重阳节,她经常一掷千金,买来油米衣服等爱心物资慰问困难人士。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