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要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里,残障人士正在加工产品。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每天一早,高要区活道镇村民、残障人士许广文便坐车来到位于新桥镇的高要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南兴片)上班,通过做手工产品、种植农产品等,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价值。
在高要区,像许广文这样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障人士有7000多名,大部分是城乡留守残疾人。近年来,高要区残联着力从创新就业服务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和落实集中就业政策等方面,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解难题。其中,建设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便是措施之一。
2018年12月,高要区残联率先在全市建成首个以残联为管理主体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南兴片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基地设有辅助性就业工场、农疗区、就业培训区、康复训练区等多个功能区,目前每天可安排100名残疾人在基地实现稳定就业。
基地刚试运行时,许广文便成功应聘。“基地解决了我的就业,大大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提到基地,许广文的话语里满是感激。到基地打工前,许广文和妻子在家务农,有两个小孩读书,一年种地、养鸡的收入仅七八千元,生活困难。来到基地后,许广文每月收入约1000元,相当于在务农之余还增加了一份收入。“我还是基地的农疗组组长,教人种菜,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龙松佳也是基地一员。“这里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还可以提升自信心。”龙松佳说,以前在家很少出门,一个人生活比较孤独,“来到基地后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开朗了不少,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基地管理员陈小姐介绍,基地为残障人士提供五金配件等半成品加工,多劳多得,每天完成上班时间还获得基地提供的交通补贴。“通过监督和管理,残障人士都能按质按量完成订单,达到了预期。”她告诉记者,基地每年还举办农村种养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以及康复训练和安全知识等培训班,每季度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增强大家对基地的归属感。“大家还能在农疗区种植花卉、果蔬,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康复。”
此外,高要区残联还积极推进江北片基地建设。2020年12月,高要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基地(江北片)在禄步镇挂牌运行,成为第二个公益性非营利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目前,该基地已安置90多名残疾人就业。今年,高要区残联将在白金龙片区建设第三个同类基地。届时,3个基地的服务范围将覆盖全高要区的残障人士。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