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一中实验学校,学生放学后在教室内完成作业再回家。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在2021年教育发展改革中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对各学段作业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对此,肇庆的学校、家长和学生是怎样看?记者日前进行采访。
学生家长梁先生说,他赞同教育改革,但也担心执行难。学生的作业太多,有时晚上九点半才能完成,有时要写到晚上十一点半,严重影响小孩的睡眠。作业多也导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小孩游玩的天性被磨灭,从而也引发不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张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由于作业量多,往往完成后已是晚上十点多,她每天晚上六七点下班,回到家还要辅导儿子做作业。“我工作就累,再要抽出时间指导儿子,压力更大。”张女士认为,教育新改革很好,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她的儿子也认为很好,“回到家后,不用再做作业,我可以做我感兴趣的事情。”
端州一公立学校的学生小宇向记者吐槽,作业太多,学习压力很大,有时为了不想多做作业,故意拖拉某科的作业,反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加上家长安排了三个兴趣班,每天都安排得太满,希望学校减少作业量。
受访的家长均表示,适当的作业量,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可以加强知识的巩固,同时初中阶段不超纲,高中阶段不越界,对学校选择教辅资料提出要求,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也将会花更多心思和精力用于教学。
肇庆中学教学处主任易增平告诉记者,学校很赞同教育部的改革,并一直对学生的作业管理做出明文规定,统考科目安排作业,学考科目不安排作业,文科每科作业时间不超 20分,理科每科不超30分,总的作业时长不超两个小时。同时,作业实行一科一教辅,不允许超纲、越界。该校初中部主任路其昌也表示,作业从量上严控,在质上提高,教师会多花时间精选作业,较少重复机械题目,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个性,锻炼身体,促进全面发展。
肇庆一中实验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钟国嫦告诉记者,对于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很赞成并实施。在作业层面做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各科协调,合理布置作业,时间合计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肇庆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李和对记者说:“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合理、均衡、统筹布置作业。同时,各年级统筹购买教辅资料,做到一科一套,不能随意要求或动员学生多购买。”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