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后,端州河苑小学的学生正在进行篮球训练。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我市在2018年4月起,以县(市、区)为主逐步推进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切实起到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作用。开展至今情况如何?仍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端州区教育局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推动“一校一案”,结合实际推出特色课程,工作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越来越多。据统计,2021年春季开学,端州区参加校内午餐、午休的学生有16664人,比2018年9月增加了87.2%;参加下午课后服务学生有22024人,比刚开始参与人数增加了120%;参与午餐午休和校内课后服务人数分别占全区统计学生人数的28.1%和37.1%。其做法吸引广宁县、肇庆高新区以及江门、惠州等地学校前来取经。
3月18日下午放学后,记者来到端州河苑小学看到,操场上正进行篮球、田径等体育训练;书法室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书法;高年级的同学安静地在教室内做作业。
该校副校长余志伟介绍,全校有学生1300多名,午托学生参与率近三成,晚托近七成。课后服务项目丰富多彩,体育类包括篮球、足球等,科技类包括风车制作、刻章等,艺术类如书法等。学龄不同,侧重的服务项目也不同。“低年级学生以课后阅读、体育拓展为主,中年级是课后阅读、体育、作业完成相结合,高年级侧重提升学业。”
开展课后服务近三年来,该校也一直在不停摸索,开展更适合学生兴趣爱好、健康成长的项目,调整及补充师资力量等。比如六年级晚托服务,安排本班教师辅导,“让学生遇到难题时,能及时得到帮助解决。”该校大冲校区、蓝塘校区的课后服务也同步开展,模式与主校区相近。“学校放学后,我再也不用请假过来接孩子了。”一名家长高兴地说。
鼎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为26441人,开设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有12所,参加学生7235人,参加校外托管和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占比为27.3%。其课后服务特色鲜明,广泛动员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作为志愿者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文化艺术、心理疏导、饮食作息等形式多样的服务。
山区县的课后服务也推进之中,如德庆县目前共有10所小学(县城7所、乡镇3所)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受托学生达1.5万多人,每所学校学生参与率均在90%以上。
相比之下,封开县的课后服务推进较慢,目前仅有江口街道中心小学南校区通过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由学生自愿参加。该校区共有学生1206人,参加托管人数达到1131人。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