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韶小区的电梯设置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楼层按键。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月1日,住建部等部门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的决定,肇庆市被评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这是我市坚持持续创建,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创建工作,全面打造有温度、高品质幸福城市取得的硕果。
因肢体萎缩依靠轮椅出行的端州居民李德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十分满意,并热情展示住建部门给他安排的“定制房”。2018年11月,他“拎包入住”我市保障性住房惠畅居。一家三口,原本只能申请到50多平方米的房屋,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给他安排了面积70多平方米的房子。“整栋楼,只有我这套是这样布局和装修的。”
加宽的门口、半开放式厨房、扩大的浴室,浴室内坐厕两侧、洗手台周边以及花洒旁边,都安装了扶手。这些设施,让李德韶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能分担煮饭等简单家务。他家在四楼,两架电梯有一架在侧边也有按键,他开着轮椅,轻松地上下楼和出入小区。
李德韶基本每天自己到市场买菜、逛街,每周自己开着轮椅到城中路参加教会活动,对城区道路无障碍通行环境也很满意。“从宋城路到人民中路再转城中路,所有的人行道、斜坡都设计得很好,坐着轮椅畅通无阻。有时从白沙公园到石咀街市场再到人民中市场,因为是老城区,虽然有些路口设计得不是很好,总体也不错。走上江滨堤,道路、景色很靓,原来右侧往江滨公园那里没有斜坡,我上不去,打创文电话反映,大半个月后,那里就修了个斜坡。”
还居住在睦岗时,他家附近有条几百米长的道路,有路口上但没有斜坡路口下,李德韶也拨打创文电话反映,很快那里也增设了斜坡路口。“政府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工作很到位,特别是近几年创文以来。”他回忆,以前外出,有些人行道、盲道被杂物、车辆占据,轮椅无法通行,现在已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润发超市、牌坊广场等更加便利,白沙公园还建了无障碍厕所。”
赞许的背后,是我市对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停车场(库)、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居住区居住建筑等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建设改造,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生活以及出行需求——新建公共建筑、城市广场、绿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均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室外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改造100%,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台无障碍设施配置率100%,中心城区新建福利和特殊服务建筑项目无障碍设施配置率100%,既有福利和特殊服务建筑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89个,占纳入改造计划的100%……而特殊群体,不仅包括残疾人,还包括了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在内。
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是典型。中心设置有无障碍停车位,各入口设置有无障碍通道,记者现场体验,发现中心内各服务厅可无障碍通行,部分无障碍通道处还安装有专用升降机,可由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此前,中心还举办了通用手语基础培训班,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日常手语用语培训,提高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水平。
信息无障碍建设也是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市在编制《肇庆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明确将特殊群体的信息交流建设纳入规划。全市各类残疾人服务网站、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等政府网站均已达到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市民点击首页“无障碍通道”按钮后,即可进入无障碍辅助浏览模式。
市政公共图书馆也都设有专门为视觉障碍者、视力残疾人开设的阅览室,其中,肇庆市图书馆还在一楼的阅览室提供盲文读物和有声读物,为残疾人士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