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小的少先队员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参与文明劝导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不久前,广东省少工委公布了第四批“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创建评审结果,肇庆市第七小学和广宁县南街镇新城小学名列其中。至此,全市共有6家学校获得了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殊荣,其中5家为端州区的学校。端州区在创建红领巾示范学校工作上有哪些亮点?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近年来,团端州区委、端州区少工委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开展创建‘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区基层少先队建设全面发展。”团端州区委副书记陈斌斌表示,端州区注重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并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以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
肇庆市百花园小学在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是我市首家获此荣誉的学校,2010年该校被评为“全国红领巾先进集体”。“打造‘花品好队员’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目标。现在又开始新征程,打造‘红基因、红孩儿’,共育花品好少年。”百花园小学德育处主任覃碧霞告诉记者,雏鹰争章活动是该校少先队工作的一大品牌,根据队员特点,把章的内容分解量化,设有23类。百花园小学还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到社区、企业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聘请了30位热心人士为校外辅导员。“我校还成立了红心助成长关爱工作小组,定期帮助学困、德困、特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等队员。并开展少先队系列主题活动,为队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覃碧霞说道。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在2012年被评为省红领巾示范校。该校坚持践行“我的队伍我做主”的组织理念,通过组织开展少代会、中队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活动,让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如该校的红领巾小火花广播站面向全校选拔,队员自主报名、自主准备。小播音员负责收集和修改投稿,把定稿交由老师审核,审核后由小播音员交替播音。“市十六小在管理过程中践行自主管理的机制,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产生主人翁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果。”市十六小德育处副主任施晓玲告诉记者,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传统枯燥乏味的说教和训斥,让队员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实践体验中多元发展,使知行合一的校风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肇庆市第七小学通过党建引领少先队工作,建立“党建+队建”模式,做到党建工作与少先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围绕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健全的监督考评制度,实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项培训+跟岗实操”“辅导员培训+师资培训”的培养模式,明确角色定位、队伍建设目标、双重身份以及配备结构,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在阵地建设上,该校注重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凸显队部室、中队阵地的主题和特色,引导队员把有形的文化符号升华内化为精神力量,并拓展少先队教育阵地,与肇庆军分区建立“军民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此外,该校打造“七个一”活动,包括少先队“养正”系列活动,每月一次的红领巾研学行,“阅读养正悦读越美”系列阅读活动,组织队员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的“红领巾一条街”,红领巾奖章活动,红领巾跳蚤市场,以及一批红领巾小社团等。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