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德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有力增进民生福祉 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富足 城乡宜居生活美满幸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过去一年,德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全县改革发展工作大局,在抓好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德庆县省定贫困村武垄镇双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被评为“省文明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德庆县省定贫困村武垄镇双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被评为“省文明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双拥模范县;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得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全县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掀新高潮;德庆贡柑国际品牌发布会暨出口发车仪式举行打响德庆贡柑跨境国际品牌“第一枪”……2020年充满困难与挑战,但驰而不息的努力与坚持,仍让德庆收获满怀。

过去一年,德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全县改革发展工作大局,在抓好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今日之德庆,美丽乡村形态尽显,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倍充实、倍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0年11月,德庆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20年11月,德庆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农业农村迈向全面发展

德庆以农立县,村落众多,乡村发展深刻影响着德庆的方方面面。乡村振兴,是德庆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关键一环。

近年来,德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完成“3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全面高质量发展。

乡村治,社会安。德庆纵深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在镇级突出转换频道、厘清责任,推动主业主责、兼职兼责,全县13个镇(街道)组建“四大中心”梳理完善“主业主责+兼职兼责”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基层人员忙闲不均等问题,并全面放权强镇,下放财政、人事、审批等事权20项,制定《德庆县镇级政府投资小规模工程工作指引》等相关配套文件,确保事权“放得下、接得住”。在村级,德庆则突出责权回归、激发活力,推动“三村”共建、赋能强基。通过下放“赋能活村”事权6项,该县建立筑牢“本地村”、依靠“外地村”、团结“网上村”社会治理议事机制,开展农村“信用七条”治理,建设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有效推动了农村责权利回归、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兴村”服务群众。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振兴乡村的“动力引擎”。在做好乡村社会综合治理的同时,德庆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力促产业兴旺人民富裕。为此,德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产业园同创是当中的“重头戏”。过去一年里,德庆加快推进11个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德庆县农业科技园区则入选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如今,全县贡柑种植面积11.5万亩,“四大南药”种植面积76.8万亩,德庆贡柑产业园更已基本建成。走进德庆贡柑产业园中可以看见,翠绿的果树成行成片,源源不断为德庆振兴贡柑产业带来生机和希望。

德庆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德庆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德庆还坚持把创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平台,全面开展创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回龙镇升平村受惠于此。近年,升平村按照“建成产业链,走上振兴路”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党建+扶贫+光伏+公司+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基地+商标”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并发展了一批长效、稳定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其中蜜糖产业更成为了升平村的重要产业。

随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多来自德庆的镇、村的特色农产品陆续打响名堂——2020年,德庆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把高良镇何首乌、高良镇巴戟天、莫村镇四季茶花、莫村镇广佛手、回龙镇建发村大头菜、新圩镇小黄瓜、悦城镇紫淮山等12个特色产业列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全力发挥产业引领和联农带农作用。

目前,德庆已建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9个,12个项目正在建设中;获省认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15个、专业镇3个;创建省级“菜篮子”基地2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5家。该县也被列为了广东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第二批试点县。此外,2020年,该县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3个、省级农业品牌产品5个,7个农产品入选2020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与此同时,德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再掀起了新的高潮。该县全域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成果,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查漏补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有序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更启动了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建设项目,全面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个一”机制,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力促乡村环境不断变美的同时也激发了村民群众自发投身人居环境整治的队伍当中。

如今,每逢闲暇时间,九市镇上垌村村民黄丽便会和其他村民自发组成卫生清洁队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他们带上扫帚、拿着镰刀,对村边路边的丛生杂草、门前屋后的生活垃圾以及各类废弃杂物等进行彻底清除,以实际行动维护乡村美景。黄丽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环境干净卫生,村里的大路小路都修得很漂亮,生活可舒服了!”

德庆县马圩镇前进村柑农在田间采摘贡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德庆县马圩镇前进村柑农在田间采摘贡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0年,德庆全力以赴推动社会经济获得新发展,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践行群众路线,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

全县实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81户于2020年6月底全部达到“八有”标准,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是其中一个令群众欢喜的好消息。近年来,德庆全力构建“造血式”扶贫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现代园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农场联户等“五大”带动模式,促进了贫困户稳定长效增收,更推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但更令41万德庆人民欢呼雀跃的,让德庆人民真切感受到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是“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终被捧回德庆。德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打造“崇德之城、文明德庆”的核心任务,坚持全国文明城市县镇村三级联创,坚持为民惠民利民,重在日常经常平常,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全力打造“崇德之城、文明德庆”品牌。

近年,德庆完善了县城西区路网管网建设,打通了老城区交通瓶颈、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又对县城区主次街道、人行道、休闲场地、绿化树池等进行了全面修复,以“绣花”功夫切实改善城区面貌。德庆更精准全面抓好市场整治、文明小区创建、文明交通等短板弱项建设,并大力丰富城市内涵,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度、舒适度。

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德庆重视改善“面子”,也着力深化“里子”。德庆紧紧围绕建设“崇德之城、文明德庆”目标,以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突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统筹推进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蔚然成风、成果斐然——德庆县纪委监委、县中医院被评为“2018—2020年度省文明单位”;武垄镇双象村被评为“省文明村”;陈容娇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聂桂清家庭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全县获评省“道德模范”1人、“广东好人”3人、市“道德模范”4人、市“身边好人”7人、获评市级以上“文明校园”5个。

文明创建,是为了让百姓拥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全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则让百姓生活加倍幸福。2020年,德庆将七成以上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涵盖医疗、教育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坚决兜住了民生底线。德庆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德庆县中医院新院建设和德庆县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孔子学校、南昌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加快建设;全县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上优投线增长97.2%;新时期双拥工作深入扎实推进,德庆再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县……

面对困难与挑战重重,德庆还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促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德庆家嫂”品牌更美名传扬。如今,德庆每年培训“德庆家嫂”3000人以上,引导创办家政企业或通过供需对接活动直接输出到珠三角发达城市,有力带动创业就业。

德庆也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抓好空气污染防治攻坚。据了解,过去一年,德庆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陶瓷企业“煤改气”转型升级工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4%;全县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西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生活垃圾、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

德庆更扎实推进法治德庆、平安德庆建设,加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山林火灾、食品药品等风险防范,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看着德庆全力守护而来的蓝天碧水,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安全安心且稳定的生活,无数德庆人喜不自胜,更不自觉感叹:“在德庆生活很幸福!”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日新月异的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日新月异的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