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酒店餐馆主动提供公筷公勺 市民自觉使用意识有待提高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行动,号召酒店、餐馆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提醒、劝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呼吁市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如今,市民的这一习惯是否养成?酒店、餐馆是否有提供公筷公勺?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倡导使用公筷的海报张贴在快餐店内。 西江日报记者高静摄

倡导使用公筷的海报张贴在快餐店内。 西江日报记者高静摄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行动,号召酒店、餐馆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提醒、劝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呼吁市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如今,市民的这一习惯是否养成?酒店、餐馆是否有提供公筷公勺?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1月28日中午,记者在端州区敏捷广场一家酸菜鱼店走访时发现,店内多是四人桌。每一桌的餐具格内,都配有一双公筷,并用一次性纸套套住。服务员上菜时,偶尔会提醒公筷在抽屉里。而现场就餐的市民,大部分并没有使用公筷。刘小姐和朋友在吃饭前将公筷取出来使用。她说:“我会有意识地使用公筷,但是有时三五好友,吃着吃着就忘记用了。”

随后,记者来到端州区棠岗路的一家火锅店,市民廖小姐正和同事吃饭,公筷摆在菜品旁没有使用。被问及为什么不使用公筷时,她坦言,有时候朋友没有用,她也不好意思强调要用公筷,避免显得她有点矫情。

在端州区东湖公园附近的一家茶楼,记者发现,店家每一道菜都提供一双公筷,在带有汤的菜里放了公勺,大多数客人都在使用。从香港回来的林先生和亲人在店内聚餐,他自己随身携带了公筷。“使用公筷绝不是矫情,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尤其是十来个人一起吃饭,公筷不能不用,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记者观察到,林先生还会提醒亲友使用公筷公勺。

店内其他食客的桌上都有公筷公勺,但是边吃边聊忘记使用的状况非常常见。服务员表示,在上每一道菜时,都会放置公筷,但是食客选择不用,也不好意思站在旁边提醒。

在东湖市场附近的美食广场,记者转了一圈,广场内十多家美食店和小吃店,几乎都没有提供公筷。记者询问多家店的服务员,他们表示如果客人提出要求,他们会提供公筷,不过很少食客提出这样的要求。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外出吃宵夜的市民几乎都没有使用公筷。

在一家烧烤店的桌子上,只有一人一份的消毒餐具,并没有放置公筷公勺,更没有食客主动要求使用公筷。暗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酒店、餐馆都在醒目位置张贴了使用公筷的宣传海报,并主动提供公筷公勺,但大多数服务员未提醒食客使用;小吃店、宵夜档的公筷提供率较低。市民聚餐中普遍存在未使用公筷的情况,自觉使用意识有待提高,在大型亲友聚会或者单位聚餐中,市民才会受身边人带动,保持使用公筷。

西江日报记者 高静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