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全市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记者从肇庆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均已启用,我市已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定位准确、层次分明、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新体系,将进一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据了解,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师德、教师资源供给、规格层次、教育模式、师范院校5个方面的振兴目标。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随即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
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国洪介绍,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在2018年已挂牌成立,并逐渐开展相关工作。各县(市、区)的教师发展中心均获得省拨款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部分大幅增加了投入。
如封开县教师发展中心。记者发现,封开县教师发展中心投入资金3988.7多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建设资金991.1万元,封开县财政投入资金2997多万元。该中心建筑面积达到9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一幢4334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4488平方米的宿舍楼,一座678平方米的食堂,配套建设有运动场、校门、围墙、停车场、绿化工程及部分室内设施设备。
按照文件要求,各地教师发展中心整合了原教学研究室、电教仪器站、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职能,要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是培训教师的学校,中心的教研员是教师的老师。”黄国洪介绍,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统筹资源,统一管理,可以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如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主要职能包括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积极推广应用国家、省市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教师专业发展成果,以教科研成果引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协助开展本地区教育质量监测、分析与评价工作;开展在职教师、校(园)长培训;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同时做好区域内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调研及研究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教师培训的方式将得到深刻改变。集中式的培训仍会进行,主要贯彻“1+1+N”理念,即一个专家+一个名师+N个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培训对象也进一步细分,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即肇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名师培训,市教师发展中心负责骨干教师培训,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则负责全员教师培训。
更为主要的是结合教学实践的“教研即培训”。黄国洪介绍,以往教师培训往往采用讲座式,培训时间、培训质量等有待提高。“今后教师无需脱岗,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中心提供线上线下的理论、技术支持和专家指导等让教师得到学习,从而解决难题,也是‘项目式’培训。这样的培训成果与教学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对改进教学工作也更具有指导性。”
而且,这种培训方式结合教师的职称评定等考核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名师、骨干教师带“徒弟”的积极性,从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