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梁兆周
“卡沙沙(彝语谢谢的意思),谢谢您们!”
“我们是身处中国大西南深度贫困区的十四位彝族农民工,向肇庆市怀集县人民法院真诚地送上一句‘卡沙沙’,谢谢您们!并祝你们每一位工作顺心,家庭幸福!”
这是一封从千里之外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14名彝族兄弟联名寄来的感谢信。在信中,彝族兄弟表示,他们十四个家庭都是贫困户,而他们都是家中的顶梁柱,由于被欠薪而到怀集法院求助,怀集法院全院通力合作,搭建诉前调解平台,院长亲自给总包公司、包工头做思想工作,最终在牺牲很多休息时间而努力下成功调解了这个复杂的农民工被欠薪案件,因此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远在千里之外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入冬后的寒风虽凛冽,却挡不住彝族兄弟那句温暖如春的“卡沙沙”,这是怎样的一个办案故事呢?
包工头携款跑路农民工千里讨薪
2020年11月2日,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农民工吉布某沙、吉布某加在代理人邛莫某布的陪伴下,满脸愁容地来到怀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反映被欠薪的情况,服务中心主任罗淑慧接待了他们。
经过了解罗淑慧得知,2019年9月,吉布某沙、吉布某加和同族兄弟共14人,经包工头刘某伟雇请,从四川凉山来到怀集,在由某电力公司承建的某工地从事搭建电力塔工作。然而,在工作了57天后,他们发现包工头刘某伟独吞了电力公司支付的工资并逃匿。
包工头走了,钱也没了。彝族民工兄弟向怀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了情况,县人社局对工人做了笔录,把包工头刘某伟涉嫌犯罪的线索移送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之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家等待消息。
吉布某沙、吉布某加等人认为,对于刘某伟拖欠工人劳动报酬的行为,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作为发包者的电力公司要负直接责任。而电力公司认为,他们已经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工资,包工头刘某伟携款“跑路”与他们无直接关系,双方的沟通协商未果。
2020年11月,得知包工头刘某伟因涉嫌犯罪已被起诉至怀集法院的情况下,吉布某沙、吉布某加作为14名农民工代表,再一次从四川来到怀集,向怀集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伟、电力公司返还拖欠的劳动报酬。
由于普通话不熟练,他们邀请了熟悉普通话的邛莫某布作为代理人同行。
诉前调解助讨薪司法确认减诉累
“类似的工资劳务纠纷是涉及民生的重大纠纷之一,这起纠纷背后不仅涉及多个家庭的生活,还有可能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罗淑慧接到吉布某沙、吉布某加等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后,马上向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汇报了情况。
怀集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天恩高度重视,亲自接访农民工兄弟,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同时指示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何莉珍务成立工作小组,耐心协调,切实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并多次与诉前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召开碰面会,了解案件的办理进展情况。
工作小组以事实为根据,从案情、相关法律规定对各方进行详细分析,让双方对拖欠工资的数额确认、支付时间、支付主体等方案有合理的心理预期。接着工作小组进一步从诉讼风险、成本等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工代表选择以和解方式解决纠纷。经过多次调解,双方逐渐达成一致意见。
2020年11月16日,由于当事人刘某伟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已移送至法院,工作小组马上召集农民工代表、企业代表集中法院进行诉前调解,并邀请了刑事案件主审法官苏永任、公诉人县检察院的检察官龙芝勇列席。在各方都同意进行调解的情况下,工作小组加班加点,对被拖欠的工资数额逐一进行了核实。
2020年11月17日,吉布某沙、吉布某加和刘某伟、电力公司在调解工作小组的主持下签订调解协议,明确了工资数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协议内容,并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至此,这宗千里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不到半个月时间,得以圆满解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