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区港口路与民乐大道交界处,俨然一个小花园。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端州区信安大道敏捷广场对出路口的街头小景摆放了一块特色端砚。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在高要城区,工人为人行道中间的景观植物浇水。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开展街头小景建设是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深入推进街头小景建设工作,去年更是将其列入了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创文十大提升计划”项目,逐步完善、丰富城区绿化景观,不仅让原来的边角地、闲置地、十字路口有了新景色,也从细微处优化了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街头小景美化城区角落
12月18日,记者在端州、鼎湖及高要各处看到,绿化带上鲜花盛开,十字路口的绿化带、街头巷尾的小公园等,绿化景观造型别致,不时能看到工人在忙碌地修剪绿植造型、清除杂草、种植三角梅等。
端州区城东街道跃龙社区公正路交通幼儿园旁的“跃龙阁”,原来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是一个卫生黑点。端州区因地制宜,清除杂草垃圾,平整路面,保留了原来那棵伞状的高大绿化树,将其打造成街区休闲处、法治小广场、“共建共治共享”宣传阵地。
正在等孩子放学的居民梁伯对这个变化很满意。“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以前这里又脏又乱也有老鼠,现在完全不同,还可以在这里边聊天边等小孩放学,很舒服。”
在信安大道敏捷广场对出路口的绿化带上,景观树亭亭玉立,绿草青青。与别处路口的街头小景不同,此处别出心裁地摆放了一块主体为荷叶造型的“端州古韵”绿端,饰以荷花,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路口景观得到了提升,也展现了肇庆特色文化。记者看到,许多市民路过此处时都会关注到这一景观。
鼎湖区港口路与民乐大道交界处的环形路口,原来简单的绿化带也变成了街头小景且各具特色。记者看到,道路中间的一处绿化带,景观分成两部分设置,一部分的两侧新种植的红色三角梅随风摇摆,十分抢眼,中间种植着一片黄色菊花,另一部分则摆放着黄色盆花,俨然成为一个小花园。而靠近山水居小区入口的中间绿化带,绿化植物高矮不同、错落有致。正在等人行绿灯的市民莫先生认为:“这些绿化带设置得不错,让单调的路口变得很有特色,成为鼎湖的街头美景。”
在高要区骏南市场北面,去年建成的绿化小公园生机勃勃。附近店主介绍,该处原是闲置荒地,去年被造成小公园,“环境变化很大,看到这些绿色植物,心情也会放松点。”
精细管理管养力度不减
城区的这些街头小景,建设选点主要是道路交叉路口转角处、公园及公共设施用地、社区小广场、桥底空间、道路边坡、建筑立面、围挡处理和围墙改造等,充分利用城区边角地,通过微改造,因地制宜,增植补绿,达到美化亮化,打造人性化的舒适空间。端州、鼎湖、高要均自行建设、管理。
记者从城管部门获悉,街头小景因主要通过增植补绿进行微改造,建设完成后,其日常维护管养和城区其他园林绿化一样,实施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模式,坚持管养力度不减,精细化管理,助力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巩固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而建设成小广场、休闲区的街头小景,除了绿化管养力度不变,也做到了卫生不乱、保洁力度不减。
在高要区南兴一路,记者看到有洒水车对人行道中间的街头小景进行洒水,也有工人清理杂草。而在端州区的“跃龙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东侧广场,均有保洁人员在清扫路面,环境卫生一如既往地做得细致到位。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