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拿牌之后,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坚持常态化管理,村容村貌保持洁净整洁。图为村口一景。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摄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如何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近年来,我市在结合创文工作的要求下,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如今,创文成功,我市乡村卫生环境常态化保洁力度不减,村民们卫生意识不降,共护乡村美景。
高要: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
在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处处涌动的文明乡风正吹拂着这座美丽的村庄。
12月初,记者来到该村,只见村里老人们在新建的风雨长廊休憩闲聊,孩童们在树荫下体验新增的休闲健身设施。村道洁净,来往之间,村民们彼此都热情地打招呼,每人脸上挂着笑容,一派乡风和谐、乡貌清新、闲适安乐的景象。
“现在我们这条村子越来越美了。池塘边筑起了木栅栏,白墙上绘着花草水墨画,小广场里多了一座木亭,古色古香,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夏伯告诉记者,看着乡村一点一点变美,大家都倍加珍惜如今的生活环境,坚持做好‘门前三包’,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园。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冠新介绍,创文过后,大田塱村依然按照创文期间的要求,以党建引领党群联动,围绕‘为民便民惠民’工作重心,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常态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
据了解,今年以来,高要区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文明镇村建设”有机结合,累计投入1.2亿元对全区17个镇(街道)352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多管齐下实现“洁、齐、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高要区仍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继续做好回龙、大湾镇的以古色古韵为基础,保留特色古建筑风貌,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原则,对镇村祠堂、碉楼、骑楼进行修缮。
鼎湖:“三级联动”推进环境整治
沿着鼎湖区坑口街道苏村社区的环村路一路前行,记者看到,便民摆卖点摊位整齐有序,道路干净整洁、标线清晰一目了然,村民屋前的盆栽花木整齐摆成一排,有的墙面还绘有包公等特色形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一幅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是近段时间以来,鼎湖区以苏村为示范点,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打造城乡接合部标准化样板,撬动全区城市功能、市容市貌大提升的缩影。
如今,创文成功后,为了使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保持,苏村还制定《苏村社区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将社区环境整治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年度分红相挂勾,制定长效的日常管理机制,成立村内环境巡查工作队,致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社区环境。
“以前村道里垃圾随处可见,村民的清理意识不强,村容村貌着实落后。在政府部门的宣传和发动下,村民们都自觉清理门前垃圾,如今,道路变干净,村内环境也得到质的提升。”该村村民苏先生感慨道。
据了解,为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化、常态化,鼎湖区通过“三级联动”层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建单位积极为结对村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方案;镇村落实主体责任,因村施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此外,该区还通过创新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每年投入4000万元,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村民自治”,农村垃圾收运实现日收日清,实行八小时“两扫两保”工作制。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谭迎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