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品质城市 ——肇庆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五)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11月的肇庆,放眼望去,公园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漫步端州街头,城市美、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让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11月的肇庆,放眼望去,公园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靓丽整洁、人车秩序井然……漫步端州街头,城市美、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让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近年来,肇庆市坚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理念,把精细化的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积极开展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大批社区脱胎换骨,面貌不断美化优化,生态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大湾区高品质都市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这正是肇庆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最直接变化之一。

民生“微实事”刷新城市颜值

漫步端州城区,街头小景随处可见。在工农北路和雅图路交界处的绿化带,翠绿、黄绿、紫红,多彩的植物形成了别致的城市风景带;在天宁北路,一个个色彩缤纷的花箱代替了此前密集的栅栏和单一的花基,还新添了不少石凳供路人休憩。

街头小景建设是肇庆市“创文十大提升计划”项目。我市充分挖掘资源,找出一些可供利用的闲置空地,通过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出一批社区小型公园,打造出一批既贴近群众又美化城市的微景观,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这些街头小变化,不仅扮靓了城区、提升城市品位,还让市民心情舒畅。

“小公园建成后,长期困扰我们的脏乱差顽疾迎刃而解,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记者采访时,工农北路附近居民王阿姨说,如今小公园成了过路人的歇脚点,也为社区居民增添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样,在星荷路与翠星路交界处的一处街头小景,花卉的种类丰富,绿植错落有致,还新增了休息处与照明路灯。走在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散步的人多,以前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说起这小举措,社区居民们直夸赞,“现在每次到这里来心情都很舒畅。”

据了解,端州区对19个可利用边角地进行绿化美化等微改造方式打造靓丽街头小景,累计摆放时花花箱121个(组)、人物运动绿化造型2个、完成绿化种植乔灌木1600多株、地被约1300平方米、草皮约3900平方米、时花种植约2500平方米。

民生“微实事”虽小,但件件都连着民心。2018年至今,肇庆完成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整治工程303项,对71条背街小巷和54个老旧小区、191个无物业小区完成综合整治,对153条背街小巷和203个老旧小区完成巩固完善;推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行无物业管理小区物业化管理;打造“15分钟生活圈”20个;推进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共打造15个示范点;新增停车位14700个,设置分时停车位1720个,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7681,解决停车难问题。

打通“瓶颈路”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11月25日是工作日,正值下班高峰,端州城区主干道,车辆穿梭,秩序井然,今年初全部开通的50条道路通达畅顺。

2017年前,肇庆市委市政府作出郑重承诺,3年之内要打通端州50条瓶颈路,并立下“军令状”。

重温来路,最具标志性的是剪彩了6次、长达16年之久还没打通的人民北路终于被打通。“想不到泥泞小路变成双向6车道的大马路,不仅出入方便多了,环境也整洁了很多。”端州下瑶社区居民黄悦来说。

几年中,越来越多城区居民尝到打通瓶颈路甜头,出行更便利,环境更整洁。市民对打通瓶颈路的工作,也从“看热闹”转变为“盼开通”。

据统计,打通城区“断头路”50条,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大于31.3%;城区路网密度保持在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2018年以来,肇庆市连续三年位于全省畅通城市前列。

端州城区从“堵城”变成了“顺城”,50条“瓶颈路”变成了通途,这正是市委市政府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最生动写照。

“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管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一座城市管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中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城管局作为“大管家”,肩上重任可想而知。

一座城市的面貌,不仅体现在交通上,更体现在各个文明细节里。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针对违法停放车辆、车窗抛物、乱丢烟头、不文明养宠行为、乱摆乱卖等重难点共性问题,该局压实“一线工作法”,制定“4+2”专项行动方案,把工作重心前移,直击末梢神经,将城市管理问题解决在最前端。

“我们采取三班倒14小时工作机制,由局领导班子分班次带队全员压上一线,对城区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把脉问诊,构建‘不留死角、摸排见底、登记造册、快速处置、一一销案’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市城管局宣传和信息化科科长周泽彬介绍。

截至11月9日,今年肇庆共劝导不文明养宠677宗、劝导商户和流动摊贩534户(档)、查处占道经营40宗、整治车窗抛物33宗、教育劝导落实“门前三包”4311宗、整治城区共享单车、电动车乱摆放13948辆。

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按照“4个不能乱”、强化“11个力度不能减”的工作要求,对环境卫生保洁和城区园林绿化实施“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模式,坚持管养力度不减,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园林的绿化品位,持续巩固创建成果,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